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2

(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 A.赞可夫
  • B.苏霍姆林斯基
  • C.巴班斯基
  • D.布鲁姆
23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 A.交往
  • B.学习
  • C.课堂
  • D.课外活动
24

教师备课需要做好三项工作,主要是指(  )。

  • A.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 B.编写计划、了解学生、设计课件
  • C.设计课件、考虑教法、编写计划
  • D.设计课件、熟悉教材、熟悉大纲
26

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科任教师
  • D.班主任
28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学习是(  )。

  • A.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
  • B.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
  • C.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 D.有机体适应阶段的必要条件
30

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 C.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 D.个性、认知和意志过程
31

保证班主任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是(  )。

  • A.教导学生
  • B.指导学生
  • C.辅导学生
  • D.研究学生
32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小组活动
  • C.个人活动
  • D.团队活动
34

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  )。

  • A.高尚的动机
  • B.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
  • C.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
  • D.认知内驱力
3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 A.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 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C.构建促进学生、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体系
  • D.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39

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是(  )。

  • A.会谈法
  • B.观察法
  • C.调查法
  • D.心理测验
40

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 A.认知的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生理的内驱力
  •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42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出现口语表达错误时,教师应(  )。

  • A.予以忽略,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 B.即刻纠正,并帮助学生明白错误所在
  • C.耐心等学生讲完后再予以纠正
  • D.在能沟通达意的情况下,不必凡错必纠
43

“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个别差异性
44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系统化
  • B.多样化
  • C.复杂化
  • D.专门化
45

课程开发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

  • A.拉尔夫·泰勒
  • B.斯克里文
  • C.夸美纽斯
  • D.洛克
48

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
  • 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49

为了便于理解知识,小华利用表格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组织策略
50

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是(  )。

  • A.体育活动
  • B.课余活动
  • C.文娱活动
  • D.群众性活动
5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理论流派是(  )。

  • A.行为主义心理学
  • B.人本主义心理学
  • C.精神分析心理学
  • D.认知心理学
54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 A.交往焦虑
  • B.上学焦虑
  • C.考试焦虑
  • D.课堂焦虑
58

下列不属于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的是(  )。

  • A.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 B.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
  • C.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 D.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
59

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的是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0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 B.有意义发现学习
  • C.合作学习
  • D.非指导性学习
63

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育策略是(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组织策略
65

下列不属于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的是(  )。

  • A.学习者的需要
  •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 C.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 D.课堂管理的需要
66

在我国,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取(  )。

  • A.认定制
  • B.国定制
  • C.审定制
  • D.选定制
67

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

  • A.教学意识
  • B.育人意识
  • C.成就意识
  • D.创新意识
68

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和检查课的依据是(  )。

  • A.教学任务
  • B.教学内容
  • C.教学规律
  • D.教学原则
69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 A.共青团组织
  • B.教导处
  • C.总务处
  • D.班级
70

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是(  )。

  • A.活动课程
  • B.学科课程
  • C.综合课程
  • D.显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