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内部押题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最强烈的阳光也照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有高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问题: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

(2)如何指导中年级段的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8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的标志是发表(  )。

  • A.《大教学论》
  • B.《民主主义与教育》
  • C.《普通教育学》
  • D.《教育漫话》
9

荀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

  • A.尝试错误说
  • B.闻一见一知一行
  • C.顿悟学习
  • D.认知结构的改变
11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研究学生
  • B.组织培养班集体
  • C.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 D.开展各种活动
12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13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 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 C.洛克和《教育漫话》
  • D.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14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 A.动作记忆
  • B.思维记忆
  • C.理解记忆
  • D.形象记忆
16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在《课堂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

  • A.过程导向模式
  • B.工作分析模式
  • C.目标导向模式
  • D.任务分析模式
18

关于智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智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
  • B.学生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 C.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智力
  • D.每个学生有各自的天赋和潜力,应该区别对待
19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

  • A.神学和哲学
  • B.哲学和心理学
  • C.哲学和伦理学
  • D.伦理学和心理学
20

孔子的教学主张不包括(  )。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C.有教无类
  • D.教学相长
21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 C.没有效果的时期
  •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