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内部押题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叉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8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到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1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

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会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会咳嗽呀!

问题:

(1)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哪些?

(2)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对象,拟定教学目标。

(3)设计本课的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10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 A.教学为主
  • B.德育为主
  • C.教师为主
  • D.学生为主
12

19世纪末出现的分组教学,主要是按照(  )来进行分组。

  • A.按分数、按水平
  • B.按能力、按成绩
  • C.按年龄、按成绩
  • D.按阶级、按能力
14

主张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是(  )的主张。

  • A.学科中心课程论
  • B.活动中心课程论
  • C.社会中心课程论
  • D.实践中心课程论
15

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科任教师
  • D.班主任
17

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是(  )。

  • A.个别教学
  • B.复式教学
  • C.班级授课制
  • D.课外活动
18

“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 A.创造性
  • B.学习动机
  • C.学习迁移
  • D.学会学习
21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 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
2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C.专家型教师往往比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24

“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27

新课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 B.以分科课程为主
  •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