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前模拟试卷(十)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当时(  )的情况。

  • A.佛教盛行
  • B.大兴灭佛运动
  • C.道教兴起
  • D.佛教正式传入我国
7

下列哪幅作品是达·芬奇的作品?(  )

  • A.《向日葵》
  • B.《最后的晚餐》
  • C.《日出·印象》
  • D.《亚威农的少女》
8

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张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5m~118m之间
  • 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
  • C.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
  • D.一只杯子的质量大约是5kg
10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

  • A.直接开除
  • 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C.通知家长
  • D.对其进行惩罚
13

“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 A.统筹兼顾
  • 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
  • C.因材施教
  • D.立足长远
14

以下不属于老舍作品的是(  )。

  • A.《茶馆》
  • B.《日出》
  • C.《骆驼祥子》
  • D.《猫城记》
15

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 B.英国人口流动自由
  • C.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 D.新航路的开辟
16

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考上者称为(  ),第三名叫做(  )。

  • A.进士榜眼
  • B.贡士探花
  • C.院士榜眼
  • D.进士探花
17

制铅笔笔芯的原料是(  )。

  • A.炭黑和黏土
  • B.炭黑与胶粘剂
  • C.石墨和黏土
  • D.石墨与胶粘剂
18

当今时代,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已经密不可分。一个地方一定要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经济,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必须重视文化、重视创意,否则在产业链条分工上只能处在下游,永远没有主导权和发言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 A.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联系紧密
  • B.地方需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 C.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D.提升经济发展的品质才能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19

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是(  )。 

  • A.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教学计划 
  • B.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 C.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宗旨 
  • 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过程
20

“潘多拉的盒子”象征着(  )。

  • A.灾难
  • B.和平
  • C.希望
  • D.绝望
21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 A.提高国民素质
  • B.培养四有新人
  • C.贯彻教育方针
  •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22

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风是指(  )。

  • A.吹向西方的风
  • B.从西方吹来的风
  • C.从东方吹来的风
  • D.吹向南方的风
25

(  )是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 A.能否在教师行业中立足
  • B.能否在教师这一岗位站稳脚跟
  • C.是否关心班集体的建设
  • D.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28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服务。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介绍和推荐各种教学辅导甩书和练习辅导用书,从中收取回扣B.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 C.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 D.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