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全身松驰法由(  )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 A.沃尔朴
  • B.福勒
  • C.雅各布松
  • D.奥苏贝尔
13

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  )。

  • A.中学教育目的
  • B.中学教育目标
  • C.中学教育原则
  • D.中学教育内容
15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  )。

  • A.信任与不信任
  • 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
  • C.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 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16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 B.洛克
  • C.卢梭
  • D.利托尔诺
18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 A.提出教学目的
  • B.选择教学方法
  • C.涉及教学进程
  • D.规划板书内容
20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22

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2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 A.获得知识
  • B.习得学习方法
  •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 D.建立知识系统
24

“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 A.赫尔巴特
  • B.巴班斯基
  • C.布鲁纳
  • D.赞科夫
25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

  • A.课程内容
  • B.课程目标
  • C.课程结构
  • D.课程理念
29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差异性
  • D.不均衡性
30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格塞尔
  • B.杜威
  • C.华生
  • D.霍尔
31

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 B.领导批评
  • C.家长意见
  • D.社会舆论
32

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  )。

  • A.教育条件
  • B.社会条件
  • C.客观条件
  • D.物质条件
34

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 A.认知模式
  • B.价值澄清模式
  • C.社会学习模式
  • D.体谅模式
35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生产力发展
  • B.科技进步
  • C.教育技术进步
  • D.产业革命
36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转移
  • C.注意的分配
  • D.注意的稳定
37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

  • A.态度一致
  • B.行动一致
  • C.观点趋同
  • D.相互理解与扶持
38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1

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凯洛夫
  • C.赫尔巴特
  • D.乌申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