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标准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  )

  •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 B.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 C.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6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 A.活动课程
  • B.潜在课程
  • C.综合课程
  • D.学科课程
18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 A.课程是知识
  • B.课程是经验
  • C.课程是活动
  • D.课程是项目
19

被桑代克的练习律证明的迁移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关系转换说
20

注意的广度是指(  )

  • 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 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22

斯金纳强化理论在教学中运用的具体表现就是(  )

  • A.程序教学
  • B.CAI
  • C.暗示教学
  • D.掌握学习
25

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 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26

一般情况下,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  )

  • A.强制性
  • B.自发性
  • C.系统性
  • D.计划性
27

合作学习体现了资源管理策略中的(  )

  • A.时间管理策略
  • 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 C.努力管理策略
  • D.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