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于新手型教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了解了课堂,毕竟我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了17年。然而只有真正地站在讲台上,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算顺利,我和学生们一起先分析了课堂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强调他们要礼貌待师,并且彼此之间要礼貌相待。我清楚地记得10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讨论一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呼,我连说几次,也没有丝毫效果。我就一直催促,学生们仍旧如此。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照旧。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地站在我这一边。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对我给予帮助。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述了我的新规则与要求。那天,指导教师说我有些太婆婆妈妈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对他们严格控制。对于两次犯错误的学生,我罚他们放学后留校15分钟。我在学生中逐渐失去了信任,被彻底孤立起来。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的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也讲得很精彩,而且学生们也很为他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我被他们围在中间。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

试对材料中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和行为进行评价。

13

《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 因材施教原则
  • B. 循序渐进原则
  • C. 巩固性原则
  • D. 启发性原则
14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

  • A. 前习俗      
  • B. 习俗          
  • C. 后习俗
  • D. 公正
15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基本特点的是(  )

  • A. 普遍性
  • B. 强制性
  • C. 免费性
  • D. 选拔性
16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个观点出自洛克的(  )

  • A. 《大教学论》
  • B. 《教育漫话》
  • C. 《爱弥儿》
  • D. 《普通教育学》
17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  )模式

  • A. 目标评价模式
  •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C.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 D. 差距评价模式
18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 A. 共青团组织
  • B. 教导处
  • C. 总务处
  • D. 班级
20

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

  • A. 美国的舒尔茨
  • B. 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 C. 中国的于光远
  • D. 美国的凯恩斯
21

(  )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重构者。

  • A.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
  • B.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C. 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 D.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22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它分为(  )

  • A. 近景的动机和远景的动机
  • B. 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
  • C.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 D. 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23

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 A. 课程计划
  • B. 课程标准
  • C. 教学内容
  • D. 教科书
24

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

  • A. 基础型课程
  • B. 拓展型课程
  • C. 研究型课程
  • D. 发展型课程
25

品德是一种(  )

  • A. 社会现象
  • B. 意识形态
  • C. 道德准则
  • D. 个体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