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面是一位1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试分析日记内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唠叨:“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运动鞋想买阿迪达斯的,妈妈却非要买耐克的……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11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 A.教育理论知识
  • B.崇高的职业道德
  • C.文化学科知识
  •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4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 A.教育的领导权
  • B.受教育的权利
  • C.教育目的的性质
  • D.教育结构的变化
15

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 A.任课教师
  • B.班主任
  • C.教导处
  • D.校长
16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 A.积极作用
  • B.消极作用
  •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 D.没有作用
18

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

  • A.15世纪末的欧洲
  • B.16世纪的欧洲
  • C.15世纪末的中国
  • D.16世纪的中国
20

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皮亚杰
  • B.赞可夫
  • C.班杜拉
  • D.科尔伯格
23

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 A.构造一种完形
  •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29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斯宾塞
  • D.洛克
31

学校教育产生于(  )。

  • A.奴隶社会初期
  • B.奴隶社会末期
  • C.封建社会初期
  • D.原始社会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