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冲刺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 A.英国
  • B.美国
  • C.苏联
  • D.中国
1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巩固知识
  • B.领会知识
  • C.运用知识
  • D.检查知识
15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 B.小鸭戏水
  • C.蜘蛛织网
  •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6

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 A.苛勒
  • B.托尔曼
  • C.桑代克
  • D.巴甫洛夫
17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和行为方式。

  • A.精神面貌
  • B.思想观念
  • C.抽象思维
  • D.理性思考
18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 A.回避条件作用
  • B.惩罚
  • C.逃避条件作用
  • D.消退
19

(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 A.教育目的
  • B.教育媒介
  • C.教育理论
  • D.教书方法
20

(  )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 B.说服教育法
  • C.情感陶冶法
  • D.锻炼法
22

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

  • A.中国古代的《学记》
  • B.古代印度的《吠陀》
  • C.柏拉图的《理想国》
  •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3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 A.消退
  • B.刺激比较
  • C.刺激泛化
  • D.刺激分化
24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 A.生产力
  • B.科学技术
  • C.文化
  • D.政治经济制度
25

当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

  • A.元认知计划
  • B.元认知监视
  • C.元认知调节
  • D.元认知体验
27

伯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班级授课
  • B.设计教学法
  • C.道尔顿制
  • D.分组教学
2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学校教育
  • B.高新技术的应用
  • C.科学理论的产生
  •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0

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 C.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
  •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31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巩固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