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H3CO)2O
- B.CH2=CO
- C.CH3CHO
- D.HCHO
- A.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 B.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不一定均有氨气
- C.干燥S02气体时,可以将其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 D.欲除去C02气体中混有少量C0气体杂质,可用点燃使其自己燃烧的方法
- A.动机原则
- B.目的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效果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的二元化合物
-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 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 B.化学复习课
- C.化学习题课
-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顺向迁移
- D.逆向迁移
- A.自主意识
- B.安全意识
- C.创新意识
- D.执行意识
- A.④②③①⑤
- B.③④②④①
- C.⑤①②③④
- D.②⑤①③④
- 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 A.光气(COCl2)
- B.六氟化硫
- C.一氧化氙
- D.三氟化硼
- A.FeCl3
- B.Fe(OH) 3
- C.Fe304
- D.Fe203
-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
- B.盛有S0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0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A个
-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 A.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
- B.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
- C.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
- D.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不包括活动表现评价
- A.课堂教学的效果
- B.学生学习的效果
- C.教师的备课态度
- D.课程标准的实现情况
- A.N02
- B.N202
- C.N2O
- D.N204
- A.逻辑性和教育性
- B.教育性和发展性
- C.发展性和系统性
- D.系统性和层次性
- A.2min
- B.3min
- C.6min
- D.9min
- A.不管升温还是降温,溶液成分都保持不变
- B.温度升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 C.温度降低,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D.温度升高,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