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 A.CH<sub style="white-space: normal;">2</sub>=CH-CH=CH<sub style="white-space: normal;">2</sub>1,3-二丁烯
  • B.CH<sub style="white-space: normal;">3</sub>COOCH<sub style="white-space: normal;">2</sub>CH<sub style="white-space: normal;">2</sub>OOCCH<sub style="white-space: normal;">3</sub>乙二酸二乙酯
  • C.<img alt="魔方格" src="www.yqda.net/images/onErrorImg.jpg" old-source="http://pic2.mofangge.com/upload/papers//20131203/201312031217217443003.png" style="white-space: normal;"/>3-丁醇
  • D.<img alt="魔方格" src="www.yqda.net/images/onErrorImg.jpg" old-source="http://pic2.mofangge.com/upload/papers//20131203/201312031217217592379.png" style="white-space: normal;"/>2-甲基丁烷
7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B.高温高压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 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9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sub>3</sub>+===Cu<sub>2</sub>++2Fe<sub>2</sub>+
  • B.Na202与H20反应制备02:Na<sub>2</sub>O<sub>2</sub>+H2O======2Na++2OH+O<sub>2</sub>↑
  •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sub>2</sub>+H<sub>2</sub>O=====2H++C1+ClO-
  •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sub>2</sub>O<sub>2</sub>反应,证明H20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sub>2</sub>0<sub>2</sub>====2Mn<sub>2</sub>++5O<sub>2</sub>↑+8H<sub>2</sub>O
10

关于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精英教育
  • B.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 C.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
  • D.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
11

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装置b端通入
  • B.若用排水法收集02时,装置内应盛满水后,正放时,气体从b端通人
  • C.若用来干燥C02时,装置内应盛有约半瓶浓硫酸,气体从a端通人
  • D.医院给病人输O2时,装置内盛约半瓶蒸馏水,02从b端通入,用来观察02的输出速率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氨气通人稀硫酸中:NH3+H+====NH4+
  •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02+C032-+H2O====2HC03
  •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Al3++3AlO2-+6H2O=====4Al(0H) 3↓
  •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12+20H-====3C1-+C10-+H20
14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通过诊断性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 B.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
  • C.期中考试属于终结性考试
  • D.终结性考试结果检验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
16

初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生的(  )。

  • A.主体性
  • B.基础性
  • C.专业性
  • D.发展性
17

下列四个图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 C.向盛有l09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溶液100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 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l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18

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  )。

  • A.观察能力
  • B.实验能力
  • C.思维能力
  • D.创造能力
21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l01kPa):

  • A.-2878kJ/mol
  • B.-2658kJ/mol
  • C.-l746kJ/mol
  • D.-l526kJ/mol
22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

  • A.自主学习
  • B."填鸭式”教学
  • C.启发式教学
  • D.研究性教学
23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pH=2的CH<sub>3</sub>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gt;c(H+)+c(CH<sub>3</sub>C00-)
  •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f(Na+)&gt;c(CH<sub>3</sub>C00一)&gt;c(H+)&gt;c(OH-)
  • C.NH4Cl溶于重水(D<sub>2</sub>0)生成NH<sub>3</sub>D<sub>2</sub>O和HD<sub>2</sub>O+
  • D.0.1mol/LNa<sub>2</sub>C0<sub>3</sub>溶液:c(oH-)=c(HCO3-)+c(H+)+2c(H<sub>2</sub>C0<sub>3</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