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摸底】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实战演练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 B.沛西·能
  • C.达尔文
  • D.赫尔巴特
14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16

读书指导法是一种(   )的方法。

  • A.以直觉感知为主   
  • B.以引导探究为主
  • C.以实际训练为主
  • D.以语言传授为主
17

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 B.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 C.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
  • D.等同于成人教育
19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勤奋感
  • B.培养主动性
  • C.形成亲密感
  • D.建立自我同一性
20

(  )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 A.布鲁纳
  • B.波斯纳
  • C.布鲁巴奇
  • D.科顿
21

教学过程以(  )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 A.认识活动
  • B.实践活动
  • C.交往活动
  • D.综合活动
22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以及(  )

  • A.发展潜能
  • B.积极的社会功能
  • C.应有的权利感
  • D.应有的道德面貌
23

孟子的“自省、自强”体现的德育方法(  )

  • A.榜样示范法
  • B.说服教育法
  • C.陶冶教育法
  • D.品德修养指导法
24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复述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25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  )。

  • A.《孟子·尽心上》
  • B.《论语》
  • C.《说文解字》
  • D.《学记》
26

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 A.主体教育观
  • B.精英主义价值观
  • C.知识主义价值观
  • D.多元主义价值观
27

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 B.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8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 A.培养人
  • B.参与政治活动
  • C.传播文化与科学知识
  • D.参与经济活动
30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 A.个别教学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
  • D.道尔顿制
31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 B.沛西·能
  • C.达尔文
  • D.赫尔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