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独立操作
- B.学会
- C.掌握
- D.灵活运用
- A.热稳定性:HCl>HI
- B.原子半径:Na>Mg
- C.酸性:H2S03>H2S04
- D.结合质子能力:S2>Cl_
- A.参观法
- B.练习法
- C.演示法
- D.实习作业法
-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 C.铝罐可久盛食醋
-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③
- A.实施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B.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 C.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 D.加强评价的甄选功能
- A.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 B.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 C.知道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 D.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 A.通过浓硫酸除去HCt中的H2O
- B.通过灼热的Cu0除去H2中的CO
- 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
- D.通过水除去C0中的C02
-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④⑤
- 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
- 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 D.居里夫人发现镭
- A.演示观察法
- B.练习实践法
- C.讨论谈话法
- D.引导探究法
- A.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 B.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 C.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 D.重视教师评价的作用.加强化学学习的甄别功能,为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B.工业上金属Mg,A1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 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 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 B.阴极逸出气体
- 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 D.溶液的DH变小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 A.旧知导入
- B.问题导入
- C.社会导入
- D.直接导入
- 23
-
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0=0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 kJ/mol、463 kJ/tool、495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A.“学科中心”模式
- B.“融合型”模式
- C.“社会中心”模式
- D.“目标中心”模式
- A.均衡性
- B.综合性
- C.选择性
- D.平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