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含有a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选项 A B C D 1比例(%) 21.5 40.3 13.6 24.6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学生解答错误的可能原因。
(3)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 A.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 B.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学习目标
- C.教学策略、学习目标、教学媒体
- D.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学习目标
- A.
- B.
- C.
- D.
- A.H3O+和OH-
- B.C0和N2
- C.HN02和NO2-
- D.CH3+和NH4+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
- B.单质沸点:X>Y>Z
- C.离子半径:X>Y>z-
- D.原子序数:X>Y>Z
- A.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 B.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 C.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 D.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课程目标
- D.课程标准
-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IO
-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 A.相同的教学内容。其难点一定相同
- B.相同的教学内容.其重点一定相同
- C.难点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 D.重点一定是教学的难点
- A.认知领域
- B.情感领域
- C.意志领域
- D.动作技能领域
- A.一定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B.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
- 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 D.用浓氨水和浓盐酸进行氨和氯化氢反应的实验
- A.①②④⑤⑥
- B.①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③④⑤⑥
- D.②③④⑤⑥⑦
- A.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 B.普通高校招生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
- C.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 D.普通高校招生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8个模块
- A.用碘水代替溴水进行萃取实验
- 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C.
- D.
- A.观察一演示法
- B.启发法
- C.参观一调查法
- D.探究法
- A.探究学习重过程.轻结果
- B.探究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
- C.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学
- D.只有实验教学才是探究教学
- A.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 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 A.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B.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C.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D.以上三项均正确
- A.演示法
- B.练习法
- C.启发法
- D.讲授法
- A.过氧化钠
- B.氢硫酸
- C.硫酸亚铁
- D.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