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瑶族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

教学工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欣赏教学

1.播放《瑶族舞曲》(扬琴与乐队)。

2.提问:乐曲的基本情绪如何?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

3.师总结。

4.出示乐曲的两个音乐主题:主题a,主题b。

5.再次聆听主题a,b在曲中的演奏。思考:这两个主题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6.根据你对作品的理解,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7.组织学生表演。

四、总结

1.将本单元的欣赏曲目编上序号,填到与其相关的中国分省(区)地图中去。

2.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作比较,说说它们的差异有哪些?

3.课堂小结。

4.播放歌曲《阿西里西》。

五、小结与作业

1.作实践与创造第四题。

2.讨论、比较后分析总结。

3.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7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谱是(  )。

  • A.《碣石调·幽兰》
  • B.《广陵散》
  • C.《高山流水》
  • D.《梅花三弄》
8

下列属于木管乐器的是(  )。

  • A.小号
  • B.单簧管
  • C.定音鼓
  • D.圆号
10

下列哪一组力度记号是由弱到强按照顺序排列的?(  )

  • A.mp—p—pp
  • B.pp—mp—nlf
  • C.mp—f—mf
  • D.pp—f—mp
15

哪一项音乐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求有错误?(  )

  • A.目标要明确、简洁,指向清晰
  • B.目标可以不完全涵盖三个维度
  • C.目标要合理确定程度
  • D.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18

下列哪一个调是bA大调近关系调?(  )

  • A.bB小调
  • B.g小调
  • C.F大调
  • D.be小调
19

以评价主体为依据,可划分出(  )和学校评价两种类型。

  • A.学生评价
  • B.教师评价
  • C.教学评价
  • D.能力评价
20

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特征是(  )。

  • A.用管风琴伴奏
  • B.用意大利语演唱
  • C.单声部音乐
  • D.由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创造
22

下列不是印度特色乐器的是(  )。

  • A.维纳
  • B.西塔尔
  • C.萨朗吉
  • D.伽倻琴
23

以下选项不属于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的是(  )。

  • A.增加教学的情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B.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 C.促进音乐教学改革,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 D.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
24

爬山调主要流行于我国的(  )地区。

  • A.青海
  • B.四川
  • C.内蒙古
  • D.甘肃
28

节拍是音的(  )要素的体现。

  • A.音高
  • B.音色
  • C.力度
  • D.时值
31

下列哪一项不是确立音乐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

  • A.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非教师,音乐目标的确立必须是以学生为出发点
  • B.行为动词应该是具体、明确、可测评的,不要出现抽象、空洞、笼统的词汇
  • C.行为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单调乏味、缺少感情与活力的
  • D.行为程度应当面向少数尖子,而不是面向全体、面向大多数的最高标准
35

(  )的出版标志着教学论的初步形成。

  • A.《普通教育学》
  • B.《大教学论》
  • C.《教育漫画》
  • D.《民主主义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