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突破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初三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后来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考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一百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的小孩怎么会功课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坐了十分钟后,我对老师说我不会做。

下一堂课开始,她当着全班同学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然后在我的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画完后老师又对我说,“你转过身去让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我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下课后,老师命令我到学校里走一圈。教室外面挤着很多同学,他们看着我奇怪的样子都哈哈大笑。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以上材料中的数学教师违反了哪几条德育原则?请做具体分析。

10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 A.记忆策略
  • B.资源管理策略
  • C.思维策略
  • D.学习方法
14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 A.赫尔巴特
  • B.杜威
  • C.斯宾塞
  • D.卢梭
16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  )。

  • A.谈话法
  • B.观察法
  • C.作品分析法
  • D.调查法
18

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的干扰。

  • A.随意注意
  • B.不随意注意
  • C.随意后注意
  • D.注意的动摇
19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贾德
  • C.奥苏伯尔
  • D.布鲁纳
20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 B.皮亚杰
  • C.杜威
  • D.瓦·根舍因
22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柏拉图
  • B.荀子
  • C.孟子
  • D.洛克
24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 B.尊重的需要
  • C.认知的需要
  • D.审美的需要
25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 A.坚持“循序渐进”
  • B.促进温故知新
  • C.加强“教学相长”
  • D.发展学生个性
29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  )。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30

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 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 D.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