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案例:

第一课时

在《关注当今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一堂课中,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建筑,或考察当地的文物古迹,或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作坊以及民间工艺品。

考察前,可组织或引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或去图书馆查阅文献。

考察中,应指导学生利用摄像、摄影甚至录音来记录各种图像或音响.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记录、收集各种资料。

考察民居建筑,应从其柱头、屋顶、瓦当、檐头、门、台阶、结构和内部的空间分割、样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考察民间绘画,应从其内容、构图、表现形式、工具材料、造型特征、色彩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考察民间工艺品,应从其种类、造型特征、装饰特征、材料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考察后,学生可分组或个人写一份考察报告。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

①利用多媒体演示与地区美术文化相关的图形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美术文化的成就和传统。体现当地具有代表性美术种类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和关系,进而鼓励学生继承当地优秀美术传统,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②适时引出地区美术种类实例,鼓励学生在继承地区美术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和制作。

(2)发展阶段

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确认地区美术品种的功用、审美特征。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表现方法和步骤,并组织学生对确定的美术作品进行全面或局部的临摹和制作。练习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②以对当地美术文化品种的继承及进一步开发为题进行讨论。鼓励同学们进行大胆的尝试,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将当地美术品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表现在自己的创意之中。

(3)巩固小结

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推举出代表进行交流,谈自己的做法和收获。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主动体验与交流。

结合案例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探索”学习表述自己的看法。

8

美术教学导入时应注重(  )。

  • A.针对性、简明性、启发性、趣味性
  • B.针对性、完整性、新颖性、游戏性
  • C.简明性、游戏性、启发性、新颖性
  • D.启发性、完整性、游戏性、简明性
9

下图是印度著名的(  )建筑。

  • A.佛教
  • B.伊斯兰教
  • C.基督教
  • D.道教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一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评价要点是(  )。

  • A.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 B.简练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 C.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 D.辨别13种以上的颜色
15

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

  • A.作业优劣
  • B.学生表现
  • C.教师水平
  • D.美术课程标准
17

关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 B.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 C.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深入探究
  • D.注重“尖子生”的培养
18

在美术教材的呈现方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画册图片、标本实物等为辅
  • B.美术教材中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等比教科书更为重要
  • C.美术教材要以教科书为主,辅助资料可有可无
  • D.美术教材主要以学生兴趣为主,重点开发自然资源
20

教材内容的组织要考虑(  )。

  • A.学生发展
  • B.综合性
  • C.当地的实际情况
  • D.素质教育要求
21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是(  )。

  • A.创作美术作品
  • B.讨论美术问题
  • C.设计美术考察方案
  • D.识记美术术语
24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的学习领域是(  )。

  • A.“造型·表现”
  • B.“设计·应用”
  • C.“美术·鉴赏”
  • D.“综合·探索”
28

中国动画艺术惟妙惟肖,下面的动画片各是用什么手法制作的?(  )

  • A.皮影、水墨画、木偶、剪纸
  • B.水墨画、木偶、皮影、剪纸
  • C.水墨画、皮影、木偶、剪纸
  • D.剪纸、水墨画、木偶、皮影
29

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  )。

  • A.中国画
  • B.工笔画
  • C.写意画
  • D.书法
32

现存最大的喇嘛塔是(  )。

  • A.认识功能
  • B.审美功能
  • C.教育功能
  • D.愉悦功能
33

新课标对美术的评价体系提出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  )。

  • A.集体评价方式,发展民主意识及积极参与意识
  • B.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
  • C.双向评价方式,学习与人合作,提高学习质量
  • D.单向评价,发挥自主能力,促进创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