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预测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衡量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1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 A.导向性原则
  • B.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5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导向性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连贯性原则
  • D.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1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之1"-1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18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0

幼儿通常很难长时间将注意保持在教师讲课的内容上,这属于(  )差。

  • A.注意的分配
  • B.注意的转移
  • C.注意的稳定性
  • D.注意的广度
23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24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

  • A.行为改变法
  • B.认知改变法
  • C.精神分析法
  • D.运动改变法
26

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