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练习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小组活动
  • C.社团活动
  • D.个人活动
12

计划策略属于(  )。

  • A.精加工策略
  • B.支持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
  • B.做到因材施教
  •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

  • A.无意后注意
  • B.有意后注意
  • C.无意注意
  • D.有意注意
15

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杜威
  • B.斯塔弗尔比姆
  • C.泰勒
  • D.裴斯泰洛奇
16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 A.学习需要
  • B.学习期待
  • C.成败归因
  • D.成就动机
18

学生(  )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 A.德、智、体、美
  • B.知、情、意、行
  • C.德、才、个性
  • D.胸襟见地
20

灵感现象是(  )的结果。

  • A.直觉思维
  • B.发散思维
  • C.聚合思维
  • D.分析思维
21

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也会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

  • A.条件反射的消退
  • B.条件反射的泛化
  • C.条件反射的分化
  • D.条件反射的习得
23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行为成分
  • B.认知成分
  • C.情感成分
  • D.理智成分
26

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 A.国家课程
  • B.地方课程
  • C.学校课程
  • D.基础型课程
27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 A.关注发展阶段
  • B.关注学生阶段
  • C.关注情境阶段
  • D.关注生存阶段
28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

  • A.坚持教师为中心
  • B.坚持教材为中心
  • C.实施因材施教
  • D.实施标准化考试
29

从教学过程的特点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 A.社会经验
  • B.直接经验
  • C.间接经验
  • D.生活经验
30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  )

  • A.触类旁通
  • B.闻一知十
  • C.照本宣科
  • D.温故知新
33

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

  • A.方位知觉
  • B.深度知觉
  • C.时间知觉
  • D.爬行知觉
36

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 B.探究研讨法
  •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 D.暗示教学法
37

以下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 A.完形顿悟说
  •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8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

  • A.巴甫洛夫
  • B.斯金纳
  • C.桑代克
  • D.苛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