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练习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

  • A.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
  • 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 C.大学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
  • D.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
12

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  )而提出来的。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3

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 A.教育管理制度
  • B.国民教育制度
  • C.义务教育制度
  • D.学校教育制度
16

“四书”、“五经”是我国(  )的教育内容。

  • A.现代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原始社会
  • D.封建社会
18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 A.注意广度
  • B.注意稳定性
  • C.注意的分配
  • D.注意的转移
19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 C.学生自愿选择的
  • 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的
20

标志着规范的、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著作是(  )。

  • A.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 B.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
  • C.德国康德的《教育学讲授纲要》
  • D.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1

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  )。

  • A.高等教育
  • B.中等教育
  • C.初等教育
  • D.幼儿教育
2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 A.《说文解字》
  • B.《论语》
  • C.《孟子》
  • D.《四书集注》
28

组织策略属于(  )。

  • A.精加工策略
  • B.认知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 D.调节策略
29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 B.班主任的要求
  •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 D.共同的活动
30

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欲望内驱力
32

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关系转换说
  • C.共同要素说
  • D.经验类化说
35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