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奠定了班级组织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 A.《论语》
  • B.《普通教育学》
  • C.《大教学论》
  • D.《理想国》
13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具体运算阶段
  • C.前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1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

  • A.榜样示范法
  • B.说服教育法
  • C.品德评价法
  • D.情感陶冶法
15

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高中阶段以(  )为主。

  • A.综合课程
  • B.分科课程
  •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D.选修课程
16

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材的(  )

  • A.开发者 
  • B.执行者 
  • C.引导者 
  • D.照搬者
17

概念中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是(  )

  • A.内涵越丰富,外延也相应越多
  • B.内涵越丰富,外延则越少
  • C.内涵越抽象,外延越狭窄
  • D.内涵和外延一一对应
19

选择教学方法的最基本依据是(   )

  • A.教学目的   
  • B.学生的年龄特征
  • C.教师的业务水平   
  • D.教学环境
20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 A.行为改变法
  • B.认知改变法
  • C.精神分析法
  • D.运动改变法
21

双轨制在(  )表现得非常典型。

  • A.美国
  • B.英国
  • C.苏联
  • D.中国
22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 A.定向性   
  • B.不平衡性   
  • C.结构性   
  • D.差异性
23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 C.合作学习
  • D.非指导性学习
25

课程资源的核心是(  )

  • A.教师
  • B.教材
  • C.学生
  • D.活动
26

以下不属于教育对人口的影响的是(   )

  • A.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 B.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
  • C.促进人口迁移
  • D.再生产劳动力
27

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

  • A.系统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量力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8

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的。这体现了(  )

  • A.知觉的整体性
  • B.知觉的恒常性
  • C.知觉的理解性
  • D.知觉的不变性
29

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

  • A.蜘蛛织网
  • B.望梅止渴
  • C.年轻人模仿蜘蛛侠
  • D.走路
30

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

  • A.实物直观   
  • B.模像直观
  • C.抽象直观   
  • D.言语直观
31

从事教育研究首先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 A.伦理原则
  • B.客观原则
  • C.自愿原则
  • D.保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