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最后冲刺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师: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有三个重要机构:议会、内阁和国王,他们的首领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请同学们推荐三位同学分别担当此任,给2分钟的准备时间,等会儿上讲台上阐述。别的学生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的谋士。担当议长、首相、英王的同学必须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展示英国现在议长、首相、英王的图片)

议长——介绍议会的人员构成,议会的权限是什么?

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你有哪些权力?

国王——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你有哪些权力?

2分钟后请三位同学分别阐述。

师:通过三位同学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内阁和首相。说到英国,我不禁想到中国:18世界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

生:(翻书)回答……

师:(板书总结)英国内阁: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中国内阁:内阁权力很小,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1)老师在上这一课是运用了哪些历史教学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方法?为什么?(8分)

(2)课堂上运用你喜欢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什么?(8分)

7

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

  • A.史论结合原则
  • B.重点突出原则
  • C.系统性原则
  • D.直观性原则
1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

  •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3

福建厦门环岛路上挂着一个巨型条幅:“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

  • A.20世纪80年代,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规定港澳台享有同样的自治权
  • D.在解决香港问题上首次得到成功运用
14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1912年的是(  )。

  •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16

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1674年之后叫纽约。这样变化是因为(  )。

  • A.“无敌舰队”的覆灭
  •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 D.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21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日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日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

  • A.井田制的瓦解
  •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 C.百家争鸣的出现
  •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23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24

《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 A.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B.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 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
  • D.铁器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2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 A.联系生活学历史
  • B.培养学习历史的爱好
  •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D.进行双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