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终极押密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声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我看天色尚早,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雀鸟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那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那么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竞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早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1983年5月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鸳鸯炉》,有删节)

问题(一):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问题(二):说说“自然是没有结局的”在文中的深刻内涵。

6

(  )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 A.邓小平理论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D.科学发展观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起开始施行。

  • A.1995年9月10日
  • B.1994年1月1日
  • C.1986年2月16日
  • D.1999年3月
9

幼儿诗《下巴上的洞洞》的作者是(  )。

  • A.谢武彰
  • B.鲁兵
  • C.张国南
  • D.黎焕颐
11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完成于元代的是( )

  • A.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B.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 C.韩混《五牛图》
  • D.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12

格林童话(  )的主人公是一只被巫婆施了魔法,由王子变成的青蛙。

  • A.《会说话的青蛙》
  • B.《青蛙王子》
  • C.《小王子》
  • D.《青蛙王子与公主》
13

“三纲五常”是由(  )提出的。

  • A.孔子
  • B.孟子
  • C.朱熹
  • D.董仲舒
15

(  )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 A.皮亚杰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夸美纽斯
16

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选自泰戈尔的(  )。

  • A.《飞鸟集》
  • B.《园丁集》
  • C.《新月集》
  • D.《吉檀迦利》
18

法制的健全或者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维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Y国社会稳定但法制尚不健全。因此,Y国的执政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

以下哪项论证方式与上述题干最为类似?(  )

  • A.一个影视作品,要想有高的收视率或票房价值,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必要的包装宣传缺一不可。电影《青楼月》上映以来票房价值不佳,但实际上质量堪称上乘。因此,看来它缺少必要的广告宣传和媒介炒作
  • B.必须有超常业绩或者服务于本公司30年以上工龄的雇员,才有资格获得X公司本年度的特殊津贴。黄先生获得了本年度的特殊津贴,他在本公司仅供职5年,因此他一定有超常业绩
  • C.如果既经营无方又铺张浪费,则一个企业将严重亏损。Z公司虽经营无方但并没有严重亏损,这说明经至少没有铺张浪费
  • D.一个罪犯要实施犯罪,必须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时间,在某案中,W先生有作案动机但无作案时间。因此,w先生不是该案的作案者
19

下列关于幼儿园工作规程说法错误的是(  )。

  • A.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 B.幼儿膳食费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全部用于幼儿膳食,并每月向家长公布账目
  • C.幼儿入园前须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入园
  • D.幼儿园须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2

下列哪一项不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 A.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 B.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 C.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 D.必须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地位
26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  )。

  • A.给学生权利
  • B.教给学生知识
  • C.尊重和信赖学生
  • D.尊重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