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材料:

记得是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母亲的书架上找到一本装帧精致的小书,翻开来,便不由地沉了下去。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不带韵脚,却诗意盈盈。字里行间似有一种不可测的魔力。用书中的语言来形容,恰“好像那傍晚的宽宏大量的和平,覆盖着日间的骚乱一样”。当时是什么日子?岁月刚入七十年代,外面正闹文化大革命呢。我遇上记下了这么一个题目:《新月集》,以及这么一个外国名字:戈尔泰。八年后我进京读书,随身行囊中就有这本美丽的小书。大学毕业时,我将行李打包邮寄回家,其中一件不慎遗失,心爱的小书却恰巧在那只纸箱中。后来,我试着翻阅过其他版本,却再难寻到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这才咀嚼会议另一个名字——郑振铎,并深深地怀念着了。

几十年过去。直到不久前我终于又欣喜地发现了一本郑译“泰戈尔诗选”。重新捧读之下,曾经令十岁孩童着迷的文字让如今已知天命的我仍然沉醉不已。合上书本,我忍不住细细叩问自己,这份历久弥新的美丽究竟从何而来?

《新月集》虽然号称儿歌(children poem),但它并不是一部写给儿童读的诗歌集,而是用了孩子的口吻叙述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最好的诗歌集,其中不乏隽永的智慧和很深的哲理。这情形与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Saint-Exupéry)的名著《小王子》有几分相似。《新月集》译成于民国十二年,也就是一九二三年,那是白话文末臻成熟的年代。或许这份稚拙正好契合了儿童语气的秀嫩天真。郑振铎先生在“译者自序”中说:我的译文自己很不满意,但似乎还很忠实,且不至于看不懂。这句话让我伤了心。据说在郑先生之前确有位王独清君的译文使人不懂。看来早期的白话文翻译曾在“忠实”和“易懂”之间苦苦挣扎过。

郑振铎先生翻译所依据蓝本是英文版,其实那已经是翻译本了。泰戈尔的诗篇多用孟加拉语写成,其风格深受古印度宗教哲学影响,又创造性地融入了孟加拉乡间民歌之旋律。尽管如此,在翻译过程中,郑先生对这部诗集的英文本始终恪守“忠实”信条。这一点,从文中多处做定语的“的”字便可看出。“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家庭”)。从译文我们几乎可以不费力地还原出英文来。换了我或大多数今人,恐怕会轻易采用“他的歌声碾过黄昏的静谧”这样熟稔的译法。然而如此一来,读者们便不再能体会到原文中“track”一词的存在了。(He traversed the dark unseen,leaving the track of his song across the hush of the evening.)

从根儿上讲,“译”与“诱”、“媒”的意义一脉相通。翻译家如同媒人,跳动起人们的好奇心,引诱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而一旦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一般人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参看《林纾的翻译》——钱钟书)不过我以为郑振铎先生的译文却属于另外一种境界,它纯净得犹如清新空气,人们透过它得以通畅无碍地欣赏原文,却几乎忘记了这个媒介本身的存在。或许这才是真生的翻译家该有的角色——尽量隐匿在原作者的身影里。毕竟与天马行空式翻译的自由发挥比较起来,忠实原文要艰难得多;而既忠实又优雅则是戴着脚镣的舞蹈了。大约这正是郑译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所在。

问题:

(1)郑振铎《新月集》“忠实”的特点体现在哪里?请根据文本,简要概述。

(2)文章认为翻译外文作品一般有几种“境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下列选项所表述的内容包括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中的是(  )。

  • A.如果想不到,一定做不到
  • B.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 C.既然做到了,肯定想到了
  • D.既有想不到,也有做不到
7

下列选项中,关于word文档“页码”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文档中的页眉页脚区域可以插入页码
  • B.文档中左右边距不可以插入页码
  • C.可通过设置“首页显示页码”实现首页不是页码
  • D.可通过设置“奇偶页”不同,实现奇数页和偶数页页码位置不同
8

在PowerPoint中,对幻灯片中某对象简历超链接时需要添加的是(  )。

  • A.文本框和超链接点
  • B.文本和图片
  • C.文本框和动作按钮
  • D.超链接点和动作按钮
10

不属于明朝章回体小说的是(  )。

  • A.水浒传
  • B.西游记
  • C.金瓶梅
  • D.红楼梦
15

电影拍摄和放映速度不同,商业电影通常放映速度是(  )。

  • A.每秒20个画格
  • B.每秒24个画格
  • C.每秒28个画格
  • D.每秒30个画格
17

公元前一千多年,以海上贸易著称的是(  )。

  • A.巴比伦人
  • B.古罗马人
  • C.腓尼基人
  • D.古希腊人
18

李老师是一名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教育局要求她去省城参加培训学习,她应该(  )。

  • A.拒绝,又辛苦又浪费时间
  • B.拒绝,骨干教师不需要再培训
  • C.参加,有利于身心休闲
  • D.参加,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19

“六一”儿童节到了,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分剩的礼物应该(  )。

  • A.卖掉,当做班级经费
  • B.上交给幼儿园统一处理
  • C.带回家
  • D.分给同事
20

东东经常欺负别的同学,有一天他又让琪琪哭了。张老师很生气,对东东说:“如果你是我的儿子,我恨不得打死你。”张老师的行为(  )。

  • A.可以理解,因为有些孩子的行为确实令人生气
  • B.可以理解,因为批评也好公司一种教育
  • C.不恰当,应该先了解孩子问题发生的原因
  • D.不恰当,因为东东毕竟不是他的儿子
21

豆豆在幼儿园经常尿床,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 A.了解豆豆尿床的原因,和家长共同商量办法
  • B.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像豆豆一样
  • C.适当批评豆豆,帮助她养成好习惯
  • D.要求家长带豆豆去治疗,治好了再回幼儿园
22

教师张某因为醉驾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张某(  )。

  • A.永远丧失教师资格
  • B.教师资格不受影响
  • C.未来五年内不得从事教师职业
  • D.只能在私立学校从事教师职业
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

  • A.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培养人才的体制
  • B.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C.坚持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 D.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5

观察图2,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母亲做法履行了对孩子的监护职责
  • B.母亲的监护人身份应依法被撤销
  • C.母亲做法侵犯了孩子人格尊严
  • D.母亲没有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26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护的是(  )。

  • A.洋洋在幼儿园生病,园方及时通知家长并及时救护洋洋
  • B.父母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影响未成年人
  • C.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
  • D.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28

某些幼儿园班中把班里每个孩子的体检结果公布在教师门口,结果不但包含身高、体重等项目,还包括血型检查等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

  • A.正确,方便家长了解孩子身体情况
  • B.正确,体现了幼儿园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理念
  • C.不正确,侵犯了幼儿的隐私权
  • D.不正确,侵犯了幼儿的人格尊严
30

有家长对孩子说:“我们与别人交同样的多的钱,分水果时不要拿小的”。针对这种现象,胡老师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儿童。胡老师的做法(  )。

  • A.错误,违背了一致性原则
  • B.错误,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 C.正确,遵循了公平性原则
  • D.正确,遵循了适时性原则
31

午餐时,有些幼儿边吃边玩,为了让幼儿专心进餐,李老师的正确说法是(  )。

  • A.“没吃完的不准睡觉”
  • B.“比比看谁吃的最快”
  • C.“我看看谁吃的最香”
  • D.“看谁还在那磨蹭”
32

图1表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

  • A.连续性
  • B.个体差异性
  • C.整体性
  • D.不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