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模考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某报报道:湖南湘潭市一位幼儿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保育员体罚,脸上和身上都有明显伤痕,而且弄得大小便失禁。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李先生的孙子今年3岁,名叫小浩(化名),3月4日进入湘潭某幼儿园,这是当地一家十分有名的民办幼儿园,收费比一般幼儿园高,被人们称为“贵族幼儿园”。李先生在信中写道:“小浩入园的头两周,虽有些不适应,尚未感觉有太大变化。

第三周起,我们逐渐发现孙子回家后时而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幼儿园就恐惧万分,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并且大小便失禁。4月9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两边脸颊各紫了一大块……4月12日,我们到幼儿园接孩子,小浩脸上伤痕依旧。恰此时孩子要小便,我帮他脱下裤子,竟然发现大腿两边各有青、紫几处,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一处深深的、特别显眼的指甲印……校长张某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查夜时,晚上10点半发现小浩一个人坐在床边的痰盂上,很可怜的样子。原来是保育员怕他半夜解手解在床上,所以让他坐痰盂直到解出来为止,还是校长给孩子穿好裤子抱上床的。该园幼儿正常休息时间是8点,可10点多还让孩子坐痰盂,不知道这些‘园丁’良心何在?”

请你结合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行为。

10

在正常情况下,(  )最易造成“分离焦虑”。

  • A.小班幼儿入园初期
  • B.幼儿园放假后
  • C.老生新学期初期
  • D.每周一上午
12

正确地理解儿童的发展应该是(  )。

  • A.儿童的生长变化过程
  • B.儿童生理成熟度变化
  • C.儿童在身心两方面的量变和质变
  • D.儿童心理成熟度的变化
13

(  )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 A.社会风气
  • B.微观的社会环境
  • C.生理成熟
  • D.社会文化
14

儿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  )。

  • A.幼儿初期
  • B.幼儿中期
  • C.幼儿晚期
  • D.小学生初期
15

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  )。

  •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
  •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 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 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
18

广义幼儿教育包括(  )。

  • A.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幼儿教育
  • B.幼儿园、托儿所和亲子班的幼儿教育
  • C.学前班、幼儿园和家庭的幼儿教育
  • D.社区、幼儿园和儿童游戏场的幼儿教育
20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

  • A.掌握了代名词“我”
  • B.儿童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 C.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
  • D.能够进行10以内数的计算
22

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  )。

  • A.1.5~2岁
  • B.2~4岁
  • C.4~5岁
  • D.5~6岁
23

(  )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 A.教育
  • B.文字
  • C.交流
  • D.生存
24

发泄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 A.语言的发泄,动作的发泄
  • B.生理的发泄,心理的发泄
  • C.肢体的发泄,情绪的发泄
  • D.外在的发泄,内在的发泄
25

幼儿掌握最多的词汇是(  )。

  • A.名词
  • B.动词
  • C.形容词
  • D.连词
26

3~6岁儿童占优势地位的注意是(  )。

  • A.无意注意
  • B.有意注意
  • C.刺激注意
  • D.内部注意
27

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  )。

  • A.元音
  • B.辅音
  • C.前鼻音
  • D.齿音
28

在幼儿的记忆中,(  )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 A.形象记忆
  • B.动作记忆
  • C.情绪记忆
  • D.语词记忆
29

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

  •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 D.防止任性、粗暴
32

支架教学就是(  )。

  • A.为幼儿的学习搭建桥梁,提供必要支持
  • B.尽可能周全地照顾幼儿的一日活动
  • C.减少幼儿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
  • D.控制幼儿,制订详细的幼儿学习计划
33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制度现代化
  • C.教育结构现代化
  • D.教育内容现代化
35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  )。

  •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36

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上了,这是因为(  )。

  • 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 D.视力较弱
38

新生儿最佳视距在(  )左右。

  • A.10厘米
  • B.20厘米
  • C.30厘米
  • D.40厘米
39

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
  •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 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 D.偏好复杂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