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如果幼儿的表现适当,说明幼儿的(   )发展状况是良好的。

  • A.好胜心   
  • B.自信心
  • C.自尊心   
  • D.独立性
11

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   )。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12

(   )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

  • A.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 B.良好的生活习惯
  • C.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 D.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13

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是对(   )年龄段的要求。

  • A.小小班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15

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 A.直观的概括   
  • B.语词的概括
  • C.动作的概括   
  • D.知觉的概括
16

幼儿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

  •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7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倾听、表述、(   )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

  • A.社会性   
  • B.游戏
  • C.谈话     
  • D.欣赏文学作品
19

幼儿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 A.“真香!”       
  • B.“我要吃!”
  • C.“这是什么?”   
  • D.“这儿有个苹果。”
21

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 A.游戏    
  • B.交往
  • C.活动    
  • D.游玩
22

社区教育成为国际性的教育形式,并逐步走向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服务、互惠、互利的一体化教育,始于(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 B.20世纪9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3

关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

  • A.幼儿社会性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的体现
  • B.幼儿社会性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
  • C.幼儿社会性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 D.幼儿社会性教育要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进行
24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对语言发展比较慢的孩子来说,选用指导方法合理的是(   )。

  • A.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间接指导
  • B.运用直接指导
  • C.运用间接指导
  • D.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直接指导
25

(   )是幼儿词汇丰富的活跃期。

  • A.2~3岁   
  • B.4~5岁
  • C.5~6岁   
  • D.6~7岁
27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左右。

  • A.15分钟   
  • B.5分钟
  • C.7分钟    
  • D.10分钟
28

幼儿园应与(   )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A.中学、大学    
  • B.家庭、学校
  • C.社区、家庭    
  • D.社会、家庭
29

小红在两岁时就会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 A.言语信息    
  • B.态度
  • C.动作技能    
  • D.智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