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模考试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老师)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我特别画了几幅有关眷天美景的图画。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孩子就是记不住诗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会有颜色。

带着孩子们的疑惑,我组织了一次外出寻找春天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孩子们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黄的迎春花。在这一情景中,孩子们理解了“春天的颜色”这一抽象的语言和它丰富的内涵。

第二次语言活动,我抛开原来的歌词,让幼儿自己创编《春天的颜色》,看过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他们共同创编了如下诗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春天是黄色的。”

“桃花穿着粉红色的新衣,笑眯眯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粉红色的。”

“梨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发着清香,高兴地说: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树摇着新芽一起告诉我们: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告诉我们: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请具体说明该老师如何体现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这一原则?

11

“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  )的体现。

  • A.游戏化方法
  • B.生活化方法
  • C.移情法
  • D.直接法
15

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情境言语
  • B.发展对话言语
  • C.发展书面言语
  • D.发展口头言语
17

幼儿游戏的基础与源泉是(  )。

  • A.生活经验
  • B.教师引导
  • C.同伴引导
  • D.家长指导
18

以下几种游戏中,(  )属于创造性游戏。

  • A.智力游戏
  • B.体育游戏
  • C.音乐游戏
  • D.角色游戏
20

(  )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

  • A.学习“安静”
  • B.学习开门
  • C.学习叠被子
  • D.学习浇花
22

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 A.婴儿期
  • B.先学前期
  • C.幼儿期
  • D.学龄初期
23

(  )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25

电报句是(  )。

  • A.由2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 B.由2~3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
  • C.由2~3个单词组成的简单句
  • D.由2~3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26

小班幼儿活动室操作墙面的高度以(  )为宜。

  • A.80cm以下
  • B.70~100cm
  • C.100~130cm
  • D.130cm以上
28

幼儿园在帮助幼儿做好学习准备方面不需要的工作有(  )。

  • 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B.入学前教孩子拼音、认字、做算术
  • C.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 D.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31

在2~3岁孩子中常见的游戏是(  )。

  • A.独自游戏
  • B.联合游戏
  • C.平行游戏
  • D.合作游戏
32

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中应该避免的?(  )

  •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 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33

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  )

  •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
  • 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
  •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
  •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34

心理就是(  )。

  • A.人脑对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反映
  • B.人脑像镜子一样对一切客观现实的反映
  •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 D.当人体成熟后,对周围环境的反映
35

(  )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 A.游戏化方法
  • B.环境体验法
  • C.行动操练法
  • D.语言法
40

(  )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生活方面的基本内容。

  • A.学习“安静”
  • B.学习开门
  • C.学习浇花
  • D.学习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