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考试试题汇编2017年(二级重点章节)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  )。

  • A.隐藏自我
  • B.投人所好
  • C.自我抬高
  • D.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2

亲合的作用包括(  )。

  • A.获得信息
  • B.减轻心理压力
  • C.避免窘境
  • D.协调群体内行动
4

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  )。

  • A.情感的互补
  • B.社会角色的互补
  • C.需要的互补
  • D.人格特征的互补
5

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所涉及的因素包括(  )。

  • A.刺激客体
  • B.背景
  • C.行为主体
  • D.社会视角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的成就动机越高
  • B.目标价值较小,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也小
  • C.个体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
  • D.文化水平越高,成就动机越强
7

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一般应该包括(  )。

  • A.相互性原则
  • B.平等原则
  • C.交换性原则
  • 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8

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  )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 A.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
  • B.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
  • 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
  • D.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
9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

  • A.目标的吸引力
  • 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 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 D.个体的情绪状态
10

心理诊断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定(  )。

  • A.摄入性会谈制定的基本内容是否合理
  • B.各单项测定之间是否存在内在一致性
  • C.各单项测定是否都具有可比较的常模
  • D.心理诊断是否能够接受临床实践检验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 A.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呈U型曲线
  • B.中等程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 C.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 D.活动的性质影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
12

青春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 A.能够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
  • B.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 C.能够进行辨证思维
  • D.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13

能使人变得更有吸引力的特点包括(  )。

  • A.俊俏或帅气的外貌
  • B.为人真诚、热情
  • C.有才但偶尔犯小错误
  • D.有才但自视过高
14

青春期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  )。

  • A.能够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
  • B.能够进行辩证思维
  • C.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 D.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
15

自我中心是指(  )。

  • A.儿童的道德水平较低
  • B.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
  • C.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 D.一个人比较自私
16

中年人与朋友之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 A.中年人朋友的数量要多于青年期
  • B.中年人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
  • C.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
  • D.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低于青年期
17

儿童自我控制活动的类型包括(  )。

  • A.运动抑制
  • B.情绪抑制
  • C.认知活动抑制
  • D.即时满足
18

声音的性质包括(  )。

  • A.饱和度
  • B.音调
  • C.音色
  • D.频率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 B.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 C.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
  • D.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低频声波的听觉
20

关于痛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

  • A.最难适应的感觉
  • B.只属于外部感觉
  • C.只属于内部感觉
  • D.具有机体保护的作用
21

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  )。

  • 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 B.各种计时工具
  • C.生理活动的同期性变化
  • D.各种客观规律
22

彩色的特性包括(  ) 。

  • A.饱和度
  • B.明度
  • C.照度
  • D.色调
23

关于错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

  •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 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 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消除的
  • 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24

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

  • A.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
  • B.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 C.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
  • D.痛觉比较容易适应
25

错觉的性质包括(  )。

  •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 B.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 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
  • D.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27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

  • A.同时对比现象
  • B.相继对比现象
  • C.彩色对比现象
  • D.感觉适应现象
28

"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  )。

  • A.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 B.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
  • C.由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造成的
  • D.由欺负人格造成的
29

"男女同化"人格是指(  )。

  • A.一种变态的人格
  •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女性化"
  • C.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 D.一种不成熟的人格
30

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  )。

  • A.和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 B.越来越外向
  • C.情感波动越来越大
  • D.越来越成熟
31

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32

小学阶段儿童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

  • A.感知动作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
  • B.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
  • C.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 D.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
34

(  )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 A.家庭
  • B.大学
  • C.杂志
  • D.意识
35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  ),就可能将行为归因于行为主体。

  • 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 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
37

在态度的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成分。

  • A.外显行为
  • B.感情
  • C.行为倾向
  • D.认知
38

企业家属于(  )的社会角色。

  • A.表现型
  • B.功利型
  • C.开放型
  • D.创新性
41

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

  • A.认知
  • B.情感因素
  • C.行为
  • D.行为倾向
44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称为(  )。

  • A.反思自我
  • B.客我
  • C.社会自我
  • D.镜我
45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这一现象表明人际关系遵守(  )。

  • A.相互性原则
  • B.交换性原则
  •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 D.平等性原则
46

性别表示男女在(  )。

  •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 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 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47

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  )。

  • A.近因效应
  • B.光环效应
  • C.刻板印象
  • D.首因效应
48

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  )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 A.情感成分
  • B.行为倾向成分
  • C.认知成分
  • D.动机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