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预测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的有( )。

  • A.外抑制
  • B.超限抑制
  • C.分化抑制
  • D.泛化现象
2

对复本信度描述正确的是( )。

  • A.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记忆影响、学习效应等问题
  • B.建立复本的难度非常大
  • C.易受知识迁移的影响
  • D.能完全减少练习的影响
3

高成就动机个体的特点是( )。

  • A.寻求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
  • B.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
  • C.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
  • D.大多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4

童年期的记忆策略主要有( )。

  • A.复述
  • B.组织
  • C.归类
  • D.系列化
6

当儿童询问有关性的问题时,成人应( )。

  • A.坦诚相告
  • B.注意科学性
  • C.主动介绍性知识
  • D.有问必答
7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 A.获得了守恒概念
  • B.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
  • C.思维具有可逆性
  • D.能够提出假设
8

关于人格障碍,说法正确的有( )。

  • A.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
  • B.患者形成一贯的反应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 C.明显影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
  • D.成年后可有改善
9

考量情绪、情感的维度有( )。

  • A.动力性
  • B.激动度
  • C.强度
  • D.紧张度
10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

  • 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
  • B.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 C.不能摆脱形象性逻辑思维
  • D.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11

模仿的意义包括( )。

  • A.是学习的基础
  • B.形成个体的行为机制
  • C.具有适应的作用
  • D.促进群体形成
12

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 )的认知。

  • A.生理状态
  • B.心理状态
  • C.人际关系
  • D.社会角色
13

态度的特点包括( )。

  • A.内在性
  • B.广泛性
  • C.对象性
  • D.稳定性
14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 A.获得了守恒概念
  • B.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
  • C.思维具有可逆性
  • D.能够提出假设
15

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

  • A.心理过程
  • B.个性
  • C.人格
  • D.能力
16

按照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观,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是( )。

  • A.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 B.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 C.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
  • 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 B.标准九分:平均数为9,标准差为2
  • C.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 
  • D.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18

以下关于痛觉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
  • B.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 C.痛觉最难以适应
  • D.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
19

除了感受器外,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还包括( )。

  • A.传人神经
  • B.反射中枢
  • C.传出神经
  • D.效应器
20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 A.思想情感和行为不同程度地与现实环境相脱离
  • B.意志减退,行为懒散
  • C.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或幻觉
  • D.对外界事物情感反应可有淡漠甚至情感倒错或歪曲
21

以下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 A.梦
  • B.梦想
  • C.幻想
  • D.幻觉
22

心理测验按测验要求分类可分为( )。

  • A.操作测验
  • B.最高行为测验
  • C.典型行为测验
  • D.特殊能力测验
23

关于费希纳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实验测量了刺激的物理量与它所引起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
  • B.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是一对一的关系
  • C.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反比关系
  • D.公式为:S=KIgR
24

压力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的中介因素包括( )。

  • A.临床干预
  • B.认知系统
  • C.社会支持系统
  • D.生物免疫功能
25

编制简答题的原则有( )。

  • A.尽量避免否定叙述,特别是双重否定的叙述
  • B.宜用问句形式
  • C.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
  • D.每题应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答案要简短而又具体
26

关于“超价观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 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28

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 )。

  • A.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地描述和分析
  • B.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 C.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 D.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
29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 A.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 B.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 C.有幸福感
  • D.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0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的特点有( )。

  • A.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
  • B.学习兴趣尚未分化
  • C.对具体事实有浓厚兴趣
  • D.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起着一定作用
31

在测题的编排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原则包括( )。

  • A.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 B.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 C.尽量提高项目真实性程度
  • D.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目
32

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感知综合障碍
  • B.感觉障碍
  • C.躯体障碍
  • D.知觉障碍
33

气质类型学说包括( )。

  • A.体液说
  • B.体型说
  • C.血型说
  • D.激素说
34

以下关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的观点,属于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一历史观的是( )。

  • A.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
  • B.“最近发展区”思想
  • C.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 D.学习具有最佳期限
35

勒温公式的主要含义是( )。

  • A.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 B.预测个体行为,只需要考虑个体所处的情境
  • C.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 D.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6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包括( )。

  • A.从对话语向独自语发展
  • B.从叙述语向疑问语发展
  • C.从常用语到复杂语发展
  • D.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37

下列关于大脑单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右利手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 B.右利手右半球空间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 C.左利手没有单侧化的现象
  • D.美国心理学家斯佩里以“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的单侧化
38

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是( )。

  • A.墨菲夫妇
  • B.特里普力特
  • C.莫德
  • D.麦独孤
39

亲合的作用包括( )。

  • A.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 B.获得信息
  • C.减轻心理压力
  • D.避免窘境
40

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 B.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
  • C.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 D.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41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期的思维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42

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冲突称(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双重趋避式冲突
43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 )。

  • A.儿童心理学
  • B.民族心理学
  • C.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学
  • D.比较心理学
44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 A.家庭
  • B.企业
  • C.学校
  • D.大众传播媒介
45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年代是( )。

  • A.1798年
  • B.1898年
  • C.1897年
  • D.1879年
46

个体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是在( )。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童年期
  • D.青春期
47

害怕黑暗属于( )。

  • A.本能的恐惧
  • 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 C.怕生
  • D.预测性恐惧
50

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 A.亲合
  • B.喜欢
  • C.爱情
  • D.崇拜
51

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 )关系。

  • A.线性
  • B.U形曲线
  • C.函数
  • D.倒U形曲线
53

( )是构想效度的常用分析方法。

  • A.实验法
  • B.因素分析法
  • C.观察证实
  • D.相关法
54

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 )。

  • A.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
  • B.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 C.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 D.通过意识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55

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 A.言语
  • B.游戏
  • C.学习
  • D.动作
57

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 )。

  • A.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
  • B.评分计分的原则和手续
  • C.分数转换和解释
  • D.测验的结果
58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问题”界定的是( )。

  •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 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61

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 )。

  • A.有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的研究
  • B.关于社会态度的研究
  • C.人与他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关系的研究
  • D.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62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11、12岁~14、15岁的儿童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65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 )。

  • A.有味道的物质
  • B.溶于水的物质
  • C.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 D.以上三项都对
66

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的是( )。

  • A.内控者
  • B.外控者
  • C.宿命论者
  • D.三者都不是
68

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指的是( )。

  • A.公元19世纪中叶一20世纪初
  • B.公元18世纪中叶一20世纪20年代
  • C.公元18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
  • D.公元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71

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是( )。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童年期
  • D.青春期
74

反对把心理学只看成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是( )的主张。

  • A.构造主义学派
  • B.行为主义学派
  • C.格式塔学派
  • D.机能主义学派
81

关于“心境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
  • B.是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
  • C.常伴有意志减退
  • D.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82

复本信度考查的是( )的一致性。

  • A.跨时间
  • B.跨内容
  • C.跨评分
  • D.跨形式
83

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 )。

  • A.权利动机
  • B.权力动机
  • C.成就动机
  • D.侵犯动机
84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格塞尔
  • B.维果斯基
  • C.华生
  • D.高尔顿
86

下列选项不属于健康咨询的工作范围的是( )。

  • A.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
  • B.各种情绪障碍
  • C.各类心身疾病
  • D.可疑神经症
88

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是( )。

  • A.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 B.墨守成规和执拗
  • C.任性和怯懦
  • D.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89

正确的测验观不包括( )。

  • A.心理测验作为尚不完善的测量工具
  • B.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决策的辅助工具
  • C.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 D.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尚不完善
9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
  • B.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则低
  • C.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有显著相关
  • D.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96

导致神经性厌食症的社会因素中不包括( )。

  • A.人际关系紧张
  • B.家庭关系紧张
  • C.追求完美的性格
  • D.学业压力、职业紧张
98

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知觉障碍
  • B.感觉障碍
  • C.躯体障碍
  • D.感知综合障碍
99

自我概念的核心是( )。

  • A.生理自我
  • B.社会自我
  • C.心理自我
  • D.理想自我
100

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 A.言语
  • B.游戏
  • C.学习
  • D.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