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①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最有力的武器。航天

器可分为无人和载人两种。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空间平台等;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其中,正在研究的“空天飞机”,有人将其誉为21世纪的“全能超级明星”。空天飞机是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正在设计的一种最新型的航天交通工具,它的全称是“国家航天航空飞机”。在理论上,它结合了航空、航天两大领域的技术精华,既有水平起飞、水平降落和可重复使用的航空技术的优点,又具有高速、高空等航天技术优点,是集航空、航天一体化的高技术密集的航空交通工具,具有极为诱人的发展前景。

②目前,英、法、德、日等国家已经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开发计划,在空天飞机的研究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空天飞机热”,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专家认为,空天飞机的投入使用,将给未来的空间计划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将使人们的空间旅行和航空观念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③空天飞机可以水平起飞,采用航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种推进系统,可谓是“空”和“天”的完美结合。它具有异乎寻常的性能。最高时速达3万千米,这是第一宇宙速度。绕地飞行高度从零高度直达200千米以上的绕地轨道高度。起降方便,不受“发射窗口”天气和起降地带的限制。一机多用,既可作为太空作业平台,又可从事太空和常规军事活动。最重要的是,空天飞机较之现今的航天飞机发射有效载荷入轨的费用要低90%,而且不需要规模庞大、设备复杂的航天发射场。至于在太空中完成航天飞机能完成的发射、回收、维修卫星和飞船等航天器的任务,就更加简便易行了。

④空天飞机将是人类在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在繁星点点的夜里,当我们仰望黑漆漆的夜空,看到划过的一道流光,或许就是人类乘坐空天飞机在太空飞行的轨迹。

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偷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予的T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

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

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

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

一一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2005年12月25日《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简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4分)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19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仰慕 凛冽 鞠躬尽瘁 一代天娇 
  • B.阴诲 嬉闹 眼花潦乱 夜色苍茫
  • C.取缔 笼罩 重峦叠嶂 抑扬顿挫 
  • D.迁徙 羁拌 脍炙人口 锋芒毕露
20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阔<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绰</SPAN>(chuò)&nbsp;&nbsp;<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贮</SPAN>蓄(zhù)&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玷</SPAN>污(zhān)&nbsp;浑身<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
  • B.<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迸</SPAN>溅(bèng)&nbsp;枯<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涸</SPAN>(h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挑<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衅</SPAN>(xìn)&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TEX
  • C.倔<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强</SPAN>(jiàng)&nbsp;拮<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据</SPAN>(jù)&nbsp;污<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秽</SPAN>(huì)&nbsp;&nbsp;&nbsp;&nbsp;锐不可<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当</SPAN
  • D.荒<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谬</SPAN>(miù)&nbsp;愧<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怍</SPAN>(zuò)&nbsp;&nbsp;&nbsp;&nbsp;&nbsp;真<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谛</SPAN>(dì)&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吹毛求<SPAN st
27

下列实验特征和实验名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整个机体的发展与有机教育学校
  • B.工读游戏与葛雷制
  • C.合同式学习与道尔顿制
  • D.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与设计教学法
28

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而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
  • D.班级教学
29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 A.幼儿期
  • B.儿童期
  • C.少年期
  • D.青年期
31

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的物质奖励是(   )。

  • A.惩罚&nbsp;&nbsp;
  • B.消退
  • C.负强化&nbsp;
  • D.正强化
32

“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

  • A.有意回忆
  • B.无意回忆
  • C.直接回忆
  • D.追忆
33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   )问题。

  • A.认知性
  • B.有结构
  • C.无结构
  • D.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