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冲刺试卷(九)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

  • A. 效果律
  • B. 运动律
  • C. 准备律
  • D. 练习律
19

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

  • A. 准备律
  • B. 练习律
  • C. 效果律
  • D. 失用律
20

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应包括()。

  • A. 精深的专业知识
  • B.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 C. 多方面的教育理论知识
  • D. 科学的方法论知识
21

以下属于正式团体的是(  )。

  • A. 班级
  • B. 小组
  • C. 少先队
  • D. 小集团
22

学校文化由(  )构成。

  • A. 观念文化
  • B. 物质文化
  • C. 设施文化
  • D. 规范文化
23

下列咨询方式与“鼓励表达、传达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不相对应的是( )。

  • A. 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 B. 着重调节情感的方法
  • C. 着重改变认识的方法
  • D. 游戏疗法
24

教师备课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 )。

  • A. 了解学生
  • B. 研究教法
  • C. 研究学法
  • D. 布置作业
25

下列关于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说法错误的是( )。

  • A. 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 B. 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 C. 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 D. 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26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 )。

  • A. 感知运动阶段
  • B. 前运算阶段
  • C. 具体运算阶段
  • D. 形式运算阶段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理性概括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
  • B. 理性概括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 C. 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
  • D. 通过理性概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
29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 教学工作
  • B. 公共关系
  • C. 行政工作
  • D. 总务工作
30

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 A. 形式训练说
  • B. 共同要素说
  • C. 经验类化说
  • D. 关系转换说
32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 A. 教育者
  • B. 受教育者
  • C. 教育措施
  • D. 教育内容
34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3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 A. 《论语》
  • B. 《荀子》
  • C. 《孟子》
  • D. 《学记》
37

下列关于发现教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教师要将学习环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 B. 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
  • C. 发现教学要进行的顺利,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可进行独立探究的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
  • D. 教师要增强教材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挫败感
38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

  • A. 认知和情感
  • B. 情感和意志
  • C. 气质和性格
  • D. 生理和心理
3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 A. 《学记》
  • B. 《师说》
  • C. 《论语》
  • D. 《春秋》
40

教师除了享有教学研究指导学习的权利之外,还有( )。

  • A. 教学管理权利
  • B.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权利
  • C. 行政管理权利
  • D. 行政监督权利
41

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 A. 自制性
  • B. 自觉性
  • C. 果断性
  • D. 坚持性
42

人们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

  • A. 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 B. 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 C. 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 D. 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43

(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 A. 学校
  • B. 家庭
  • C. 社会
  • D. 工作单位
44

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培养的课程类型是( )。

  • A. 研究型课程
  • B. 拓展型课程
  • C. 基础型课程
  • D. 实践型课程
47

违反义务教育法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 A. 行政责任
  • B. 刑事责任
  • C. 民事责任
  • D. 经济责任
54

义务教育实行(  )领导,(  )统筹规划实施,(  )为主管理的体制。

  • A.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C.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 D. 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56

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的是(  )。

  • A. 能力
  • B. 努力程度
  • C. 工作难度
  • D. 机遇或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