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11

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

  •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 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12

小学课程设计要体现( )的高度统一。

  • A.科学性
  • B.时限性
  • C.具体性
  • D.思想性
  • E.预测性
13

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

  • A.《教师资格条例》
  • B.《教育法》
  • C.《宪法》
  • D.《教师法》
  •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4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

  • A.动机作用
  • B.方向作用
  •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 D.提升智慧
  •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15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是( )。

  • A.裴斯泰洛齐
  • B.赫尔巴特
  • C.夸美纽斯
  • D.桑代克
17

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 )关系。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倒U型
  • D.无关
18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9

“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属于( )。

  • A.沟通本意是“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却变成了“斥责”
  • B.沟通本意是“指导”却变成了“命令”
  • C.沟通本意是“提醒”却变成了“批评”
  • D.沟通本意是“想了解学生的状态”却变成了“催促”
20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人的关系
  •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22

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有( )。

  • A.教育教学权
  • B.评定学生权
  • C.体罚学生权
  • D.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
24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 )。

  • 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 C.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25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 B.智育活动
  •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8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 A.商周
  • B.春秋战国
  • C.秦汉
  • D.隋唐
29

对少年儿童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

  • A.事业感
  • B.自尊感
  • C.集体主义情感
  • D.义务感
30

教师预备采用探究型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30个学生,18个男生,12个女生,下列分组方法最好的是( )。

  • A.学生在课前自愿分组,每组5~6人,组内自行推举小组长,最后把名单交给教师
  • B.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成绩顺序来分,好的一组,中等的一组,差的一组
  • C.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学号的顺序来分
  • D.学生自愿分组,人数不限
31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 A.主导因素
  • B.决定因素
  • C.物质前提
  • D.无关因素
32

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 B.“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 D.晋祠,真不愧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3

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现象
  • B.教育事实
  • C.教育问题
  • D.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