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汇编(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7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 A.强化的内驱力
  • B.认知的内驱力
  • C.好奇的内驱力
  •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E.附属的内驱力
18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9

新课程标准从( )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

  • A.知识与技能
  • B.目标与过程
  • C.过程与方法
  •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E.达标与测试
20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

  • A.以教师为中心
  • B.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 C.以儿童为中心
  •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21

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 A.学科设置
  • B.学科顺序
  • C.教学目标
  • D.学年编制
  • E.学周安排
22

班级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班级成员的愿望
  • C.班主任的意愿
  • D.学校的培养目标
  •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23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以人为核心
  • C.小组活动
  • D.个人活动
  • E.班级授课制
25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

  • A.多维思维
  • B.思维的可逆性
  • C.去自我中心
  • D.命题思维
  • E.具体逻辑推理
26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 A.课程计划
  • B.校舍安排
  • C.课程标准
  • D.教科书
  • E.教学指导书
27

(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 A.学校
  • B.家庭
  • C.社会
  • D.工作单位
29

1632年出版的(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教育学》
  • D.《新教育大纲》
32

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

  • A.社会风气
  • B.认知失调
  • C.态度定势
  • D.道德认识水平
34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工作
  • B.公共关系
  • C.行政工作
  • D.总务工作
35

从整体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 )发展阶段。

  • A.失衡
  • B.平稳
  • C.第一高峰期
  • D.第二高峰期
37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 A.教育目的
  • B.教育方针
  • C.教育目标
  • D.教育政策
38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实际锻炼法
  • D.陶冶教育法
40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

  • A.做人教育
  • B.职业教育
  • C.基础教育
  • D.专业教育
41

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是( )。

  • A.平时考试
  • B.期中考试
  • C.期末考试
  • D.平时观察
43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 A.“教育学的雏形”
  •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44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 A.主导作用
  • B.制约作用
  • C.决定作用
  • D.内部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