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启发性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量力性原则
31

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教师考核结果的依据(  )。

  • A.受聘任教
  • B.晋升职务
  • C.晋升工资
  • D.实施奖惩
32

自卑、羞怯、骄傲自大、自暴自弃等是属于人的性格的(  )。

  • A.态度特征
  • B.意志特征
  • C.情绪特征
  • D.理智特征
33

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

  • A.统觉团
  • B.认知地图
  • C.学科基本结构
  • D.编码系统
34

学校教育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35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 A.松散群体
  • B.联合群体
  • C.非正式群体
  • D.集体
36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7

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来进行。

  • A.视觉
  • B.听觉
  • C.触觉
  • D.嗅觉
39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

  • A.更新教育观念
  • B.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 C.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D.人才的全面发展
41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二是寻求发展。

  • A.行为矫正
  • B.学会适应
  • C.克服障碍
  • D.学会调适
45

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  )。

  • A.示范者和引领人
  • B.指导者和引路人
  • C.师表者和指路人
  • D.带领者和引导人
47

心理学之父是(  )。

  • A.华生
  • B.弗洛伊德
  • C.斯金纳
  • D.冯特
48

建国后我国最早颁布的教育法律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9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指思维的(  )。

  • A.广阔性
  • B.独立性
  • C.灵活性
  • D.逻辑性
51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  )。

  •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 B.了解和研究学生
  • C.树立良好的集体舆论
  • D.做好班级工作计划
52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多样化
  • B.专业化
  • C.崇高化
  • D.单纯化
54

在解应用题时。老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  )。

  • A.牢记题目内容
  • B.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 C.熟练地应用计算技能
  • D.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56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 A.痕迹衰退说
  • B.干扰说
  • C.同化说
  • D.动机说
58

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

  • 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
  • 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
  • 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 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61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是(  )。

  • A.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 B.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 C.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 D.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