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专家命题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皮亚杰认为,2岁至l2岁儿童道德性发展的阶段性有(   )。    

  • A.自我中心阶段   
  • B.权威阶段        
  • C.可逆阶段   
  • D.公正阶段
27

性格的个别差异体现在(  )。      

  • A.个体差异   
  • B.群体差异      
  • C.特征差异   
  • D.类型差异
28

如果一位教师对全班学生说:“假如这次期中考试全班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那么这个周末我们就一起去郊游。”这位教师使用的管理方法是(   )。

  • A.团体行为矫正技术   
  • B.个体行为矫正技术   
  • C.团体相倚管理   
  • D.代币制经济
29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教师   
  • B.学生
  • C.教材   
  • D.教学手段
30

我国教育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   

  • A.技能的学习   
  • B.知识的学习   
  • C.行为规范的学习   
  • D.认知策略的学习
31

属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 )。

  • A.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图画型教科书  
  • B.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
  • C.粉笔、黑板、模型、标本   
  • D.福禄贝尔的“恩物”
32

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   )环节来完成。       

  • A.审题   
  • B.联想     
  • C.知识理解   
  • D.课题类化
33

学校的产生一般需要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 D.教育经验的积累
34

组织之间人员的往来、会议制度等,都属于(   )。

  • A.正式交往   
  • B.非正式交往   
  • C.直接交往        
  • D.间接交往
35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   )。

  • A.目的更明确       
  • B.持久性明显发展   
  • C.精确性提高   
  • D.概括性更强
36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  )。

  • A.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 B.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D.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7

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是(  )。

  • A.瞬时记忆
  • B.短时记忆
  • C.长时记忆
  • D.无意记忆
38

参观、游览活动属于中学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中的(  )。

  • A.群众性活动
  • B.小组活动
  • C.个人活动
  • D.集体活动
39

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的结果的理论是(  )。

  • A.衰退说        
  • B.干扰说   
  • C.同化说        
  • D.动机说 
41

(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    

  • A.人口的性别结构  
  • B.人口的年龄结构
  • C.人口的文化结构   
  • D.人口的阶级结构
42

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4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5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保罗·朗格朗
  • B.罗杰斯
  • C.索尔蒂斯
  • D.布鲁纳
46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 A.教育的领导权
  • B.受教育的权利
  • C.教育目的的性质
  • D.教育结构的变化 
48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模式再认策略
  • D.组织策略
51

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  )。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B.正迁移与负迁移
  •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52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53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 A.基本部分
  • B.基本内容
  • C.基本途径
  • D.基本阶段
55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 A.上升趋势   
  • B.下降趋势
  • C.先升后降趋势      
  • D.先降后升趋势
56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 A.教授知识
  • B.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 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D.发展能力
57

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 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 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58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 A.学习方法
  • B.学习定势
  • C.学习时间
  • D.学习内容
59

“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

  • A.归因理论   
  • B.麦克里兰德的学习动机理论   
  • C.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 D.强化理论
60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 A.交往能力   
  • B.研究能力   
  • C.管理能力   
  • D.学习能力
6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不应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 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D.说服教育
65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 A.前摄干扰   
  • B.超限抑制
  • C.消退抑制
  • D.倒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