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4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 )。

  • A.用途扩散
  • B.结构扩散
  • C.方法扩散
  • D.形态扩散
  • E.集体讨论
4

元认知知识包括( )。

  •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 B.对任务的认识
  • 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
  • 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
  • E.对教师的认识
5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

  • A.给定的条件
  • B.要达到的目标
  • C.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 D.存在的疑点
6

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

  •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 B.同伴群体的影响
  • C.师生的交互作用 
  •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 E.社区的影响
7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

  • A.家庭教养方式
  • B.道德认知
  • C.社会风气
  • D.态度定势
  • E.同伴群体
8

下列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 )。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9

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

  • A.爱国主义情感
  • B.集体主义
  • C.义务感
  • D.责任感
  • E.事业感
10

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 )。

  • A.敏感性
  • B.流畅性
  • C.灵活性
  • D.独创性
  • E.发散性
11

桑代克主张的三个学习律是( )。

  • A.准备律
  • B.因果律
  • C.练习律
  • D.效果律
12

下面属于认知派的心理学家是( )。

  • A.斯金纳
  • B.苛勒
  • C.布鲁纳
  • D.奥苏伯尔
18

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 )。

  • A.顺向迁移
  • B.逆向迁移
  • C.正迁移
  • D.负迁移
26

因材施教的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不平衡性 
  • C.个别差异性
  • D.顺序性
27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 B.望梅止渴
  • C.蜘蛛织网
  •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8

新老师一般处于( )阶段。

  • A.关注情境
  • B.关注生存
  • C.关注学生
  • D.关注发展
30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 A.学生的智力水平
  •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 D.学习的方法
31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  )对人的重要影响。

  • A.教育 
  • B.环境 
  • C.遗传 
  • D.家庭教育
33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 B.生产关系 
  • C.经济基础 
  • D.生产力
34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 A.辨别学习
  • B.符号学习
  • C.概念学习
  • D.规则或原理学习
35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引起学习动机
  • B.巩固知识 
  • C.领会知识 
  • D.运用知识
37

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 A.个体本能 
  • B.外在环境
  • C.机体成熟 
  • D.基因复制
39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精神性 
  • B.示范性 
  • C.主观能动性 
  • D.复杂性
41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元认识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认知策略
4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

  • A.直接经验 
  • B.间接经验 
  • C.生产经验 
  • D.生活经验
43

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的学习、言语信息学习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 B.学习层次的高低
  • C.学习情境的简繁
  • D.学习水平的优劣
44

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

  • A.下位学习
  • B.上位学习
  • C.并列结合学习
  • D.相关类属学习
45

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

  •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 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
46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

  • A.合理化 
  • B.示范化 
  • C.多样化 
  • D.个别化
47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 A.生产力 
  • B.科学技术 
  • C.政治经济制度 
  • D.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