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下列出自《学记》的格言是(  )。

  • A.熟读静思
  • B.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C.君子之教.喻也
  • D.因材施教
5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 A.独创性
  • B.发散性
  • C.流畅性
  • D.变通性
  • E.活跃性
6

作业按照完成的时间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  )。

  • A.口头作业
  • B.课前预习作业
  • C.书面作业
  • D.课后复习作业
7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  )。

  • A.民主型、惩罚型、权威型
  • B.权威型、惩罚型、放任型
  • C.监督型、民主型、权威型
  • D.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8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经过(  )三个阶段。

  • A.原型定向
  • B.原型操作
  • C.原型整合
  • D.原型内化
  • E.原型熟练
9

麦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  )。

  • A.基础策略
  • B.认知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 D.资源管理策略
10

成长记录袋的主要作用有(  )。

  • A.形成竞争机制
  • B.跟踪描述学生发展过程
  • C.展示最佳成果
  • D.水平评估
11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 A.自我中心性
  • B.不可逆性
  • C.守恒性
  • D.刻板性
  • E.抽象性
12

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紧张性与集中性
  •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5

心理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7

下列属于课堂管理内容的是(  )。

  • A.学生档案的管理
  • B.课堂纪律的管理
  •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管理
  • D.课堂时间的管理
18

下列属于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 A.学科顺序
  • B.课程标准
  • C.教科书
  • D.学周安排
19

包括在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中的环节是(  )。

  • A.注意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复制过程
  • D.动机过程
21

下列属于“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和观点是(  )。

  • A.荀子: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
  • B.格赛尔:强调人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C.孟子:人的本性是善的
  • D.洛克的“白板说”
22

课堂小结的具体方法有比较式及(  )。

  • A.练习式
  • B.悬念式
  • C.归纳总结式
  • D.首尾呼应式
23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将学习分为(  )等八个阶段。

  • A.动机阶段
  • B.领会阶段
  • C.习得阶段
  • D.保持阶段
24

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

  • A.明确要记录的内容
  • B.要全面真实记录教师所有的讲解
  • C.记笔记的方法要恰当
  • D.建立记录符号系统
25

下列属于情绪状态中应激的是(  )。

  • A.某人失去亲人后长时间心情处于郁闷状态
  • B.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紧急刹车
  • C.战士排除定时炸弹时紧张而又小心的行为
  • D.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狂喜万分
27

按学习的内容,我国学者一般将学习分为(  )。

  • A.知识的学习
  • B.技能的学习
  • C.行为规范的学习
  • D.接受学习
28

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  )。

  • A.监控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实施策略
  • D.计划策略
30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可以分为(  )。

  • A.发现问题
  • B.分析问题
  • C.提出假设
  • D.验证假设
31

常用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包括(  )。

  • A.头脑风暴训练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推测与假设训练
32

下列属于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的是(  )。

  • A.听其他老师的课
  • B.请教研员来听自己的课
  • C.写教学日记
  • D.课上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步骤
33

教师的教态包括(  )。

  • A.面目表情
  • B.身姿变化
  • C.外表修饰
  • D.谈话技巧
3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  )。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尊重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5

分组教学的类型有(  )。

  • A.内部分组
  • B.年龄分组
  • C.非年龄分组
  • D.外部分组
37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以分为(  )三种。

  • A.计划策略
  • B.监控策略
  • C.调节策略
  • D.求助策略
38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 B.设立小组目标
  • C.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
  • D.个人责任的明确和均等的成功机会
39

下列属于班主任角色的描述是(  )。

  • A.家庭生活的督促者
  • B.教育目标的贯彻者
  • C.学生的启蒙老师
  • D.教育合作育人的协调者
40

下列属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是(  )。

  • A.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
  • B.人力资本投资小于物质资源增长速度
  • C.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基本手段
  • D.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信号
41

下列阐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 A.孔子主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B.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 C.第斯多惠的名言“不好的老师奉送真理,好的老师教人真理”
  • D.《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43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有(  )。

  • A.松弛训练
  • B.系统脱敏疗法
  • C.肯定性训练
  • D.合理情绪疗法
44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  )。

  • A.直接强化
  • B.替代强化
  • C.自我强化
  • D.外在强化
45

使用说服法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

  • A.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 B.以诚待人
  • C.明确目的性
  • D.注意时机
46

下列哪些选项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B.孟母三迁
  • 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D.出淤泥而不染
47

课堂倾听的内容包括(  )。

  • A.学生的提问与质疑
  • B.学生的回答与讨论
  • C.学生的需要和情感
  • D.学生的态度和意志
48

下列属于身心发展互补现象的是(  )。

  •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 B.聪明儿童常常学习不努力
  • C.坚强的人意志能战胜身体残缺的困难
  • D.失去双手的人能用口写字
50

下列属于教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是(  )。

  • A.道尔顿制
  • B.设计教学法
  • C.个别教学制
  • D.研究性学习法
51

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

  • A.参与者畅所欲言,不评价和判断方案
  • B.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 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 D.鼓励提出改进或补充意见
52

教师的成长可以划分为(  )三个阶段。

  • A.关注生存
  • B.关注情境
  • C.关注学生
  • D.关注物质
53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

  • A.对教材的研究
  • B.对学生的研究
  • C.对社会的研究
  • D.对教师的研究
54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 A.要从实际出发
  • B.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C.要有灵活性
  • D.要全面安排学习和生活
55

有的教师经常在学生读书时写板书,这样做的弊端是(  )。

  • A.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 B.失去了示范作用
  • C.不能展示教师的书法
  • D.不利于发挥辅助理解的功能
56

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

  • A.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其信息加工能力不断增强
  • B.酒精的摄入会引起个体行为水平的变化
  • C.通过看书、听故事、看电影懂得了一些道理
  • D.练习以后,打字熟练水平得到提高
57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

  • A.原型启发
  • B.功能固着
  • C.问题情境
  • D.已有知识经验
58

下列属于学习策略的是(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计划策略
60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  )。

  • A.认知
  • B.情感
  • C.智力技能
  • D.主动技能
64

学生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叫做(  )。

  • A.强化学习
  • B.有意学习
  • C.过度学习
  • D.无用学习
66

课堂情绪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

  • A.教室的不布置
  • B.学生的学习方式
  • C.教师的行为表现
  • D.学生座位的分配
68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 A.分析问题
  • B.提出问题
  • C.理解问题
  • D.发现问题
70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 A.自我期待感
  • B.自我归因感
  • C.自我预期感
  • D.自我效能感
71

在西方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中,布鲁纳的理论属于(  )。

  • A.多元智能理论
  • B.行为主义理论
  • C.情感教学理论
  • D.学科结构理论
74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 A.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B.将学生按照好、中、差分班教学
  • C.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 D.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76

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育原则是(  )。

  • A.因材施教的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78

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  )。

  • A.心理规律的掌握
  • B.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 C.心理素质教育
  • D.理想教育
79

介入型倾听和非介入型倾听属于(  )。

  • A.谈话法的类型
  • B.心理辅导的方法
  • C.课堂倾听的类型
  • D.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82

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而开展的研究称为(  )。

  • A.案例研究
  • B.科研研究
  • C.行动研究
  • D.个案研究
89

童年期的年龄阶段是(  )。

  • A.一至三岁
  • B.三至六、七岁
  • C.六、七岁至十一、十二岁
  • D.十一、十二岁至十四、十五岁
90

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幼儿期
  • B.儿童期
  • C.少年期
  • D.青年期
91

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这种分类的依据是(  )。

  • A.新课改的要求
  • B.前苏联常用的分类标准
  • C.我国的传统分类方法
  • D.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
94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可接受的原则
  • B.目标一致性原则
  • C.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 D.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95

课堂板书的类型包括:文字板书、综合式板书和(  )。

  • A.教具板书
  • B.线条板书
  • C.挂图板书
  • D.图画板书
96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 A.相对评价
  • B.绝对评价
  • C.定性评价
  • D.定量评价
97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

  • A.直接经验为主
  • B.生存能力为主
  • C.生活知识为主
  • D.间接经验为主
99

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是(  )。

  • A.克丽斯塔?麦考利夫
  • B.王亚平
  • C.阿尔文.德鲁
  • D.芭芭拉?摩根
100

下面所举例的迁移种类中,错误的一种是(  )。

  • A.气质迁移
  • B.情感迁移
  • C.知识迁移
  • D.态度迁移
102

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 A.君子之教.喻也
  • B.时教必有正业
  • C.不陵节而施
  • D.藏息相辅
110

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的著作是1918年出版的(  )。

  • A.《课程理论》
  • B.《课程》
  • C.《大教学论》
  • D.《课程编制》
111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培养自主性
  • B.培养勤奋感
  • C.培养主动性
  • D.培养自我同一性
112

情景教学是一种(  )。

  • A.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方法
  • B.个别化教学
  • C.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 D.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策略
114

下列属于认知的实例是(  )。

  • A.学生能在考试后准确估分
  • B.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
  • C.学生阅读时遇到困难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 D.利用反复策略回忆
118

衡量教师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

  • A.教师素养
  • B.教师的能力
  • C.教师的外貌
  • D.教师的年龄与身体状况
119

在(  )中,明确将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要求写入了教育技术定义。

  • A.《教育大辞典》
  • B.AECT’94定义
  • C.《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
  • D.AECT’04定义
121

下列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的行为是(  )。

  • A.学习课程标准
  • B.教学反思
  • C.班主任工作
  • D.写教学设计
12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过程
  • D.学习过程
129

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说明学生具有(  )的品质。

  • A.注意的转移
  • B.注意的分配
  • C.注意的稳定性
  • D.一专多能
134

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
  • C.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 D.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35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 A.教学媒体
  • B.教学环境
  • C.教学理念
  • D.教学内容
136

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  )提出的。

  • A.瑞士皮亚杰
  • B.奥地利劳伦兹
  • C.美国桑代克
  • D.苏联维果斯基
138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分层教学
  • B.小组合作学习
  • C.班级式授课
  • D.小班教学
140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  )。

  • A.20年代以前
  • B.20年代到50年代
  • C.60年代到70年代
  • D.80年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