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中学)标准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个体会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形成(  )进行保持。

  • A.形象记忆
  • B.语义记忆
  • C.动作记忆
  • D.程序记忆
20

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 A.积极过程
  • B.能动过程
  • C.被动过程
  • D.主动过程
21

治疗恐怖症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肯定性训练
  • B.合理情绪疗法
  • C.系统脱敏法
  • D.松弛训练
22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杜威
  • B.陶行知
  • C.布鲁纳
  • D.柏拉图
24

感觉是对(  )

  •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 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
  •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一种反映
26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 B.思想品质的教育
  • C.世界观的教育
  • D.品德的教育
27

下列问题解决方法中,不属于启发法的是(  )

  • A.算法
  •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 C.爬山法
  • D.逆推法
28

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  )

  • A.《教育论》
  • B.《雄辩术原理》
  • C.《理想国》
  • D.《巨人传》
29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 A.真实坦诚
  • B.互相接纳
  • C.自然、适度
  • D.第一印象
31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 A.反射弧
  • B.反射
  • C.感应性
  • D.感受性
32

智育中的“智”是指(  )

  • A.知识
  • B.知识技能和智力
  • C.智力
  • D.技能
33

下列哪一项更准确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  )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 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34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是(  )

  • A.促进全面发展
  • B.保持协调发展
  • C.实现可持续发展
  • D.实行统筹兼顾
35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37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 B.开展班级活动
  •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38

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

  • A.特殊岗位补助
  • B.生活补助
  •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 D.特殊奉献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