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ssist-帮助戒烟
- B.activate-激活戒烟欲望
- C.arrange-安排随访
- D.ask-询问吸烟情况
- E.assess-评估戒烟意愿
- F.advise-建议戒烟
- A.立法
- B.行为
- C.教育
- D.健康
- E.信息传播和组织全国范围的控烟项目
- A.药物治疗
- B.饮食管理
- C.戒烟限酒
- D.健康教育
- E.建议吃素
- F.适量运动
- G.血糖监测
- A.家庭管理式
- B.自我管理式
- C.社区综合管理式
- D.契约式
- A.行动阶段
- B.维持阶段
- C.准备阶段
- D.发展阶段
- E.随访
- A.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 B.健康管理人群分类
- C.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危险因素
- D.鼓励和帮助人们修正不健康的行为
- E.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 A.应为目标人群所接受和尊敬,并成为目标人群中的一员
- B.在与同伴交流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并且有感召力
- C.应持客观态度、公正立场
- D.具有与目标人群相似的社会背景,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
- E.充满自信,富有组织和领导才能
- A.传播效果
- B.媒介渠道
- C.人际关系传播
- D.受传者
- E.信息与讯息
- F.大众传播
- G.传播者
- A.动态体语
- B.静态体语
- C.时间语
- D.空间语
- E.类语言
- A.健康年龄是指具有相同评估结果的男性或女性人群的平均年龄
- B.如果某人的危险度高于同年龄人同性别人群的平均危险度,则他的健康年龄大于其自然年龄
- C.与自然年龄一样,健康年龄总是不断增长的
- D.健康年龄是评估的危险度与平均危险度相比较而得到的结果
- E.一个人的健康年龄是不变的
- F.如果某人的危险度高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平均危险度,则他的健康年龄小于其自然年龄
- A.高血压
- B.高血脂
- C.超重肥胖
- D.长期吸烟
- E.缺乏体力活动
- A.血糖
- B.肿瘤标识物
- C.DNA检测
- D.肝功
- E.血脂
- F.BMI
- G.尿酸
- A.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传单
- B.防治糖尿病的手机信息
- C.糖尿病DVD影像资料
- D.糖尿病运动指南小册子
- E.糖尿病膳食指南知识折页
- F.预防糖尿病招贴画和标语
- A.戒烟
- B.限制饮酒和戒酒
- C.提倡健康饮食
- D.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E.增加身体活动
- 15
-
一位60岁的男性,血压150/90mmHg,体质指数25kg/m2,血清总胆固醇6.4mmol/L,吸烟,无糖尿病,请采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评估模式型回答下列问题,该男子有哪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
- A.血压
- B.吸烟
- C.年龄、性别
- D.糖尿病
- E.总胆固醇
- F.体重指数
- A.信函随访
- B.家庭随访
- C.集体随访
- D.短信随访
- E.电话随访
- A.控制体重
- B.心理健康
- C.运动保健
- D.调整治疗方案
- E.合理膳食
- A.传单
- B.宣传栏
- C.折页
- D.健康手册
- E.会诊
- A.用单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
- B.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
- C.用单横线将错误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
- D.用双横线将错误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
- A.10.0kg
- B.13.4kg
- C.12.8kg
- D.11.5kg
- E.15.0kg
- A.能了解医生的诊疗信息
- B.能充分的了解人群中存在的增加并发生或死亡概率的现患疾病
- C.能充分了解机体内外存在的增加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的诱发因素
- D.能充分了解机体内外存在的增加疾病发生或死亡概率的现患疾病
- E.能充分了解人群中存在的增加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的诱发因素
- A.100mmHg
- B.60mmHg
- C.90mmHg
- D.50mmHg
- E.68mmHg
- A.1~2周
- B.2~4周
- C.4~6周
- D.4~12周
- A.一年
- B.两个月
- C.半年
- D.三个月
- E.一个月
- 25
-
某企业制定员工的健康管理计划,提出通过企业微信公共账号推广员工健身活动,在距离工作区域较近的休闲区域设置健身器械实行工间操制度。等方案预期通过一年的努力员工的锻炼率有所提高。这个计划的目标忽略了( )
- A.区域
- B.对象
- C.变化程度
- D.内容
- E.时间
- A.身体活动总量
- B.娱乐性身体活动
- C.静态习惯
- D.工作时的身体活动
- E.交通时的身体活动
- A.大于1
- B.小于1
- C.AB都是
- D.AB都不是
- A.积极性反馈
- B.体语反馈
- C.模糊性反馈
- D.书面反馈
- E.消极性反馈
- A.先快速充气,然后缓慢充气
- B.快速充气,缓慢放气
- C.先缓慢充气,然后快速充气
- D.缓慢充气,缓慢放气
- E.快速充气,快速放气
- A.成果阶段
- B.衰竭阶段
- C.巩固阶段
- D.形成阶段
- E.诱导阶段
- A.1~2公斤
- B.10~20公斤
- C.减重至BMI正常范围内
- D.4.5~9公斤
- E.3~4公斤
- A.2次
- B.3次
- C.4次
- D.5次
- A.尿蛋白
- B.尿糖
- C.癌胚抗原
- D.尿潜血
- E.尿酮体
- A.上呼吸道损伤
- B.增加肺癌风险
- C.新生儿猝死综合征
- D.增加冠心病风险
- E.2型糖尿病
- A.袖带大小应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1/3
- B.被测量者测量前2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等
- C.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下2.5cm
- D.被测量者的上臂血压计应低于心脏
- E.所有读数应以水银柱凸面顶端为准
- A.电话通知
- B.打印的健康信息邮寄+电话通知
- C.到健康管理中心自取+短信通知
- D.电子邮件形式发送
- E.短信通知
- A.≥24
- B.>24
- C.≤24
- D.小于24
- A.评估
- B.建议
- C.询问
- D.治疗
- E.随访
- A.年龄
- B.是否吸烟
- C.舒张压
- D.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
- E.收缩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