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3.30
- B.13.64
- C.18.74
- D.20.10
- A.6.13
- B.12.00
- C.18.00
- D.21.00
- A.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劳保用品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 B.向境内甲商场销售高级化妆品,按照发票上列示的金额计算销项税额
- C.以平销返利方式向乙代理商销售护肤品,计税销售额为72万元
- D.外购香水精已纳的消费税可以按照生产领用数量从应纳消费税额中计算扣除
- E.将2014年购进的大型客车赠送福利院属于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
- A.0
- B.0.42
- C.0.43
- D.1.26
- A.20.11
- B.23.13
- C.23.19
- D.25.14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税务机关税收票证开具人员
- B.扣缴义务人
- C.代征代售人
- D.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
- 25
-
合同收入应当包括()内容
- A.合同规定的初始收
- B.因合同变更形成的收入
- C.因索赔形成的收入
- D.因奖励形成的收入
- A.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收入
- B.出售闲置设备取得的收入
- C.出售材料取得的收入
- D.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返还收入
- E.因进货达到一定额度从供货方取得的“返利”收入
- A.检查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账户的借方金额,确认有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资产行为
- B.审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的“视同销售收入或成本”栏目,核实企业是否有发生该业务但未在报表中反映申报的情况
- C.审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的“视同销售收入”栏目,核实企业是否有发生该业务但未按规定金额在报表中反映申报的情况
- D.结合申报表和台账及备查帐,合适企业在该业务发生中是否多提折旧或费用,少报收入的情况
- A.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案卷交接单
- B.税务稽查报告
- C.税务稽查审理报告
- D.税收违法案件集体审理纪要
- A.存货
- B.固定资产
- C.无形资产
- D.应收票据
- A.开采石灰石及破碎
- B.生料制备
- C.熟料全煅烧
- D.成品制备
- A.退税
- B.先征后退
- C.即征即退
- D.“免、抵、退”税
- A.利用“应收利息“等往来账户截留投资收益
- B.将实现的投资收益直接发放职工福利
- C.将实现的投资收益冲减投资成本
- D.滥用溢折价推销少计债券投资收益
- A.众所周知的事实
- B.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 C.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
- D.自然规律及定理
- A.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的细木工板
- B.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
- C.以沙柳为原料生产的箱板纸
- D.以三剩物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
- E.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生产的电力
- A.税前扣除、低税率、不征税等基本税制安排
- B.分期纳税等不减少应缴税金总额的优惠政策
- C.税务机关执行的减免税政策
- D.具有减税效果的新税制安排
- A.销售商品房收入
- B.代建工程劳务收入
- C.房屋出租收入
- D.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
- A.进项税额转出不符合规定
- B.出口货物计账汇率的检查
- C.退关退运货物的检查
- D.“免、抵、退”税计税依据的检查
- A.督办案源优先于其他案源
- B.紧急的案源,优先于一般案源
- C.一般案源优先于重要案源
- D.实名检举案源优先于匿名检举案源
- A.旅游合同
- B.旅游保险单
- C.旅行团拨款费用结算单
- D.收入账
- A.从后台工作站中的“数据工作站”调取系统数据与手工账核对
- B.抽查部分商品与手工账核对
- C.将银行对账单与手工账核对
- D.销售合同与手工账核对。
- A.被分立企业可不确认分离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所得税。
- B.被分立企业已分离资产相对应的纳税事项由接受资产的分立企业承继
- C.被分立企业的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不得由接受分离资产的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 D.分立企业接受被子分立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的成本,须以被分立企业的账面净值为基础结转确定,不得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进行调整。
- A.函调
- B.函询法
- C.核对法
- D.派人外调
- A.对照企业的房产.土地.机器设备等所有权属证明,通过实地查看,核查企业各种财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核实财产是否存在出租出借现象。
- B.审查期间费用等账户有关财产租赁费用支出单据,核实企业租入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落实有无转租情形。
- C.通过实地盘存法,核对出租包装物进销存情况,确认出租包装物核算是否正确。
- D.对照企业的房产、土地.机器设备等所有权属证明,通过实地查看,核查企业各种财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核实财产是否存在出租出借现象。
- A.包括在将来应收金额中
- B.包括在将来应付金额中
- C.计入当期损益
- D.不作账务处理
- A.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优于间接证据,所以应重视直接证据
- B.在稽查中不能靠一个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特别是对稽查案件主要责任人的供述笔录这种直接证据
- C.按证据的来源方式,可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 D.购货发票属于外部证据
- A.转出多缴增值税
- B.进项税额转出
- C.销项税额
- D.出口退税
- A.破解信息化企业数量激增
- B.建立一套高效利用信息资源的人机组合应用平台
- C.破解企业数据量激增的难题
- D.税务稽查查账技术信息化
- A.20%
- B.15%
- C.10%
- D.25%
- A.逆查法
- B.顺查法
- C.详查法
- D.抽查法
- A.一般消费税
- B.特别消费税
- C.总量消费税
- D.收入消费税
- A.道路工程
- B.土石方工程
- C.房屋建筑工程
- D.砌筑工程
- A.实际次数
- B.两次
- C.一次
- D.0次
- A.电子数据读取、复制
- B.新建、修改等写入操作
- C.对电子数据进行转换、加密和压缩
- D.无须批准,釆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对已被删除的电子数据进行恢复
- A.税收收入/地区生产总值×100%
- B.税收收入/地区工业总产值×100%
- C.税收收入/地区工业增加值×100%
- D.税收收入/国民生产总值×100%
- A.抽查法
- B.顺查法
- C.核对法
- D.逆查法
- A.300
- B.200
- C.100
- D.0
- A.95%
- B.90%
- C.85%
- D.80%
- A.11.57%
- B.9.36%
- C.8.64%
- D.7.98%
- A.企业应反映主营业务收入
- B.根据分录判断企业的处理少缴了企业所得税
- C.企业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
- D.根据分录判断企业的处理少缴了增值税及附加
- A.证人提供的口头或书面证词
- B.询问笔录
- C.当事人自述材料
- D.陈述申辩笔录
- A.劳务费的支付单位在境内
- B.劳务费的承担单位在境内
- C.劳务的发生地在境内
- D.劳务费的支付地在境内
- A.“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 B.“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 C.“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
- D.“投资收益”、“投资成本”
- A.《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报告表》
- B.《利润分配表》
- C.《用人合同》
- D.《成本费用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