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4
- B.15
- C.18
- D.30
- A.553.25
- B.572.25
- C.574.25
- D.592.25
- A.广告费
- B.业务招待费
- C.合同违约金
- D.教育费附加
- E.新技术研究开发费
- A.299.25
- B.325.25
- C.499.25
- D.675.25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税收缴款书(税务收现专用)》
- B.《税收缴款书(银行经收专用)》
- C.印花税票
- D.《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
- A.“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
- B.“营业外收入”
- C.“期间费用”
- D.“投资收入”
- A.审阅有关会议纪录,鼓动大会决议书或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合并业务。
- B.到合并方调阅合并年度会计报表,核实合并业务是否真实完整。
- C.查阅合并合同协议书、财产转移文书等资料,确认合并业务是应税合并还是免税合并。
- D.审核《资产评估报告》,核实资产转让的公允价值确定是否合理。
- A.销售工程残料
- B.附设的工厂、车间提供的水泥预制构件
- C.包工不包料的建筑工程余料,抵工程结算款
- D.外购预制构件用于本企业建筑工程
- A.货物装卸搬运收入
- B.房产租赁收入
- C.广告筹划收入
- D.专利转让收入
- E.土地所有权转让收入
- A.提供修理修配劳务
- B.提供商铺租赁
- C.提供住宅租赁
- D.提供代理记账
- E.提供车辆租赁
- A.“库存商品”账贷方直接对应“营业外支出”、“应付福利费”、“应付账款”借方,不申报纳税
- B.用于赠送、福利、抵债的酒直接报损处理
- C.不作财务处理,不申报纳税
- D.作结转成本账务处理,不申报纳税
- A.国土资源部门提取开采能力和开采计划信息
- B.煤炭主管部门提取当年动用储量信息
- C.矿管部门提取开采平面图和掘进图
- D.企业技术部门提取挖掘机设计生产能力信息
- A.查仓库出库记录,核实仓库酒精出库数量是否少于财务账面记录
- B.查仓库出库记录,核实仓库酒精出库数量是否多于财务账面记录
- C.分析销售对象是否存在购进酒精的可能性
- D.对购酒精客户实地调查,查明是否真正购进酒精
- A.检查报关单是否加盖了海关验讫章,印章是否真实,有无伪造现象,对有疑问的报关单应及时与报关海关联系,予以调查确认。
- B.检查所附的报关单是否是黄色的并印有“出口退税”字样,检查报关单“目的港”一栏,是否将进入保税区的未离境(国家规定可以退税的除外)货物申报退税。
- C.检查报关单的运编号、出口数量、销售金额与企业申报数是否一致,报关的价格与价值有无明显的背离现象。
- D.检查报关单上的收汇核销单号与所提供的收汇核销单上的编号是否一致。
- A.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 B.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
- C.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
- D.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
- A.隐匿实现的收入。
- B.实现收入入账不及时。
- C.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 D.销售货物的税务处理不正确。
- A.可变现金融资产
- B.应收账款
- C.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 D.债务的豁免
- A.国税局、地税局应当分解联合稽查工作任务,分别指定稽查局专门机构或专人落实具体工作事项,明确岗位责任,加强保密管理,防范执法风险
- B.国税局、地税局应当根据联合稽查工作总体计划和任务,按照稽查案源管理的要求,分别确认联合进户稽查对象
- C.国税局、地税局开展联合进户稽查,应当分别选派不少于3名检查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
- D.国税局、地税局应当加强稽查信息共享合作,拓展各自涉税信息来源渠道,整合稽查执法信息资源。稽查信息共享合作的内容包括案源信息、案件线索、查办成果、证据资料及其他资料信息
- A.合理性原则
- B.相关性原则
- C.真实性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生产部门
- B.实验部门
- C.仓库
- D.销售部门
- A.转让协议上书
- B.长期股权投资等有投资相关的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
- C.复核纳税申报表有关项目
- D.审核其他应付款等账户,核实企业是否将所得隐匿在往来账中
- A.12000元一只的手表
- B.帆艇
- C.胭脂
- D.戏剧舞台化妆油彩
- A.征用耕地建房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 B.开发产品开工前发生的借款费用
- C.周转房摊销费
- D.土地闲置费
- A.卷烟
- B.白酒
- C.黄酒
- D.雪茄烟
- E.成品油
- A.“其他应付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
- B.“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
- C.“其他应付款”账户和“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
- D.“其他应付款”账户和“其他应收款”账户的贷方发生额
- A.委托方
- B.受托方
- C.发票开具方
- D.发票取得方
- A.课税要素法定
- B.课税要素明确
- C.税收程序法定
- D.税收司法主义
- A.5.17%
- B.5.35%
- C.4.17%
- D.4.35%
- A.45%
- B.50%
- C.55%
- D.60%
- 48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但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 )。
- A.25%
- B.20%
- C.15%
- D.10%
- A.3日
- B.5日
- C.7日
- D.10日
- A.非法印制的发票
- B.非法印制发票获取的赃款
- C.非法印制发票的设备
- D.非法印制发票负责人的询问笔录
- A.5.1%×5.6%×6.0%×6.3%
- B.(5.1%×5.6%×6.0%×6.3%)-100%
- C.(105.1%×105.6%×106.0%×106.3%)-100%
- D.105.1%×105.6%×106.0%×106.3%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投资
- D.存货
- A.企业所在地
- B.企业核算地
- C.货物入境地
- D.报关地
- A.销项税额为87.1795万元,从价征收的消费税为102.5641万元
- B.销项税额为87.1795万元, 从价征收的消费税为120万元
- C.销项税额为84.2735万元, 从价征收的消费税为102.5641万元
- D.销项税额为84.2735万元, 从价征收的消费税为116万元
- A.原始记录核对
- B.对账单核对
- C.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之间的核对
- D.会计资料之间的相互核对
- A.应收票据
- B.生产性生物资产
- C.股权投资
- D.劳务
- A.稽查对象的财务人员
- B.稽查对象的实物资产保管人员
- C.稽查人员
- D.无利害关联关系的第三方人员
- A.不予退(免)税
- B.免税
- C.退税
- D.先征后退
- A.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
- B.关联性、客观性、真实性
- C.客观性、真实性、合法性
- D.适用性、合法性、关联性
- A.原账面净值
- B.公允价值
- C.原账面原值
- D.协议价
- A.首饰厂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玉珠抛光打孔串成玉珠项链
- B.化妆品厂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酒精作为生产护肤品的材料之一
- C.首饰厂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戒面制成22K黄金镶嵌项坠
- D.汽车制造厂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小轿车改装成工程抢修车
- A.2016年8月7日
- B.2016年8月8日
- C.2016年10月8日
- D.2017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