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冲刺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B.人身自由权利
  • C.生命健康权
  • D.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10

一些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T竹|1害怕矛盾、进而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  )。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14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触及了不少尖锐的社会问题,反响很大。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既活跃又混乱,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得到了根本改变
  • B.爱伦堡的创作热情和勇气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 C.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
  • D.个人崇拜状况有所改变,许多被压抑问题逐渐暴露
17

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一,……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 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1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 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
  • 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
  • C.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
  • 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
19

可能造成土壤退化的人类活动是(  )。

  • A.在坡度较小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 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上伐林种粮
  • C.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 D.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退耕还牧
20

“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表明(  ).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B.外部条件影响事物的发展
  • C.内在因素决定事物的发展
  • D.事物的性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22

大理石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大理石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耐酸碱腐蚀
  • B.大理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石灰石相同
  • C.选用大理石作为建筑材料时应考虑其放射性
  • D.大理石可用于艺术雕塑
24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1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5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

  •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 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 D.上游来沙量减少
26

草鱼原产于东北到华南各大水系,后来被引入到云南的滇池中高密度地喂养,结果使很 多当地水生植物(如滇池的海菜花)被消耗殆尽.一些水生动物如滇泄蝶螈也随之灭绝等。这是 因为(  )。

  • A.草鱼大量吞食水生植物,破坏了水生动物藏身、觅食、繁殖的生态环境
  • B.草鱼有毒。毒死了水生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
  • C.草鱼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基因变异,破坏了食物链
  • D.草鱼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因此破坏了滇池中的生态平衡
27

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我国每年仍净增人口1400,其原因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仍高于其他亚非国家 
  • B.人口基数过大 
  • C.大量移民迁入 
  • D.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29

《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 
31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大约是(  )。

  • A.8小时
  • B.1个月
  • C.24小时
  • D.365天
32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艺可知(  )。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33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的花朵和果实”。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B.个人成果主要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 D.个人发展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36

台湾岛降水的分布特征是(  )。

  • A.东多西少
  • B.西多东少
  • C.南多北少
  • D 北多南少
38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39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