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法干警《专业综合Ⅱ》考前冲刺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学交叉学科的有(  )。

  • A.国际法学
  • B.法经济学
  • C.法社会学
  • D.法医学
9

下面关于司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司法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不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
  • B.司法是以法律规范为根据,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
  • C.司法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
  • D.司法的对象极为广泛,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成为司法的对象
11

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

  •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12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哪几项?(  )

  • A.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 B.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 C.宪法指导思想
  • D.宪法实施及其保证
13

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

  • A.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受国务院统一领导,服从国务院,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 B.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 C.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 D.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查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规章
14

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  )。

  • A.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行动,不受法律追究
  • B.提出对我国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
  • C.提出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 D.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不受逮捕
15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绝对不享有选举权的有(  )。

  • A.外国人
  • B.无国籍人
  • C.精神病人
  • D.犯罪嫌疑人
16

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三权分立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  )。

  •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7

下面关于立法的各种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依惯例应是法律公布之日
  • B.我国法律的制定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法律的公布
  • C.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 D.立法的关键性阶段是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
18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的干涉。

  • A.行政机关
  • B.权力机关
  • C.法律监督机关
  • D.社会团体和个人
19

我国公民取得国家赔偿的情况包括(  )。

  • A.行政赔偿
  • B.刑事损害赔偿
  • C.刑事赔偿
  • D.精神损害赔偿
20

关于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制颁始于《法经》,完结于《大清律集解》
  • B.《永徽律疏》代表了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 C.《大清现行刑律》是我国封建法典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 D.《元典章》首次开创了六部分篇的法典编纂体例
21

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重要前提,与一般解释相比。法律解释具有特殊性。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解释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法律规定及其附随情况,探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
  • B.法律解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某一法律规定对某一特定的法律事实是否有意义,也就是对待裁判或处理的事实的法律规定加以解释
  • C.法律解释的过程要避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影响,通过逻辑的三段论推理而达成一致结论
  • D.法律解释者要理解法律的每个用语、条文和规定,需要以理解该用语、条文和规定所在的制度、法律整体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为条件
22

“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 B.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D.法不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23

下列有关法源的说法哪些不正确?(  )

  • A.大陆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制定法
  • B.英美法系的法源中没有成文宪法
  • C.不同国家的法源之间不能进行移植
  • D.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先适用正式法源,然后适用非正式法源
24

下列各项中,哪些选项的主体享有选举权?(  )

  • A.25岁的精神病患者肖某
  • B.定居在我国的美籍华人王某
  • C.张某,21周岁,现正在被劳动教养
  • D.李某,34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现正处于死缓考验期间
25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 B.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
  • C.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在人们之间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
  • D.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26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关系是产生法律规范的前提
  • B.法律关系是一切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 C.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之间合法的社会关系
  • D.法律关系就是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27

下列有关法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 B.法学就其属性来说,既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又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 C.从认识论的角度.法学可以分为立法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等
  • D.由于各国的法律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法律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因此,法学不可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缺乏科学性
28

武昌革命爆发后,资政院仅用三天时间便颁布了(  )。

  • A.“十九信条”
  • B.《钦定宪法大纲》
  • C.《宣示预备立宪谕》
  • D.《资政院院章》
30

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32

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下列关于宪法附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 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 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 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因而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
33

个体工商户甲每月.定期到税务局交税,该行为属于(  )。

  • A.中性行为
  • B.积极法律行为
  • C.抽象法律行为
  • D.非法律行为
34

下列有关我国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七出、三不去制度属于我国古代的基本婚姻制度
  • B.按照唐律的规定,诸嫁娶违律,主婚、结婚者皆坐
  • C.明朝首次明确将婚书作为建立婚姻关系的法定构成要件
  • D.清朝在法律上明确了家长的主婚权
35

下列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 B.任何权利都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 C.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可以互相替换
  • D.在特定情况下,有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36

在历史上,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

  • A.《大清律集解附例》
  • B.《大清新刑法》
  • C.《大清律例》
  • D.《大清会典》
37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学体系是法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 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
  • C.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
  • D.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
38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时为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设立了审刑院
  • B.《明大诰》中凌迟正式成为法定死刑的一种’
  • C.《大明会典》基本仿照《唐六典》,仍属行政法典,起着调整国家行政法律关系的作用。
  • D.清代朝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
39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合法的是(  )。

  • A.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 B.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
  • C.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11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40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
  •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 C.宋承唐律,但也有变通,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41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  )。

  • A.《大清现行刑律》
  • B.《大清新刑律》
  • C.《中华民国刑法》
  • D.《暂行新刑律》
42

下列关于法律部门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凡是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应该归入同一法律部门
  • B.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因此,法律部门的划分是客观的
  • C.同一法律制度只能规定在同一法律部门
  • D.法律部门是由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因此,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只能归人同一法律部门
43

唐朝开元年间,旅居长安的突某(来自甲国)将和某(来自乙国)殴打致死。根据唐律关于“化外人”犯罪适用法律的原则,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适用当时甲国的法律
  • B.适用当时乙国的法律
  • C.当时甲国或乙国的法律任选其一
  • D.适用唐朝的法律
45

下列选项中,不接受质询的国家机关是(  )。

  • A.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 B.最高人民法院
  • C.最高人民检察院
  • D.中央军事委员会
46

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资本主义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 B.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在直接继承封建制法律的基础上产生的
  • C.资本主义法律具有超阶级性和超历史性
  • D.资本主义法律的核心作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47

最早规定治外法权内容的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
  •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 C.《上海洋径浜设官会审章程》
  • D.《虎门条约》
48

关于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西周时期“听讼”为审理民事案件。“断狱”为审理刑事案件
  • B.唐代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
  • C.明代的大审是一种会审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
  • D.清末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49

唐朝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是(  )。

  • A.御史台
  • B.大理寺
  • C.都察院
  • D.刑部
50

下列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社会成员对法及法律现象的共同看法不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
  • B.法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
  • C.法律文化包括现行法律实践中一切因偶然因素而变化的成分
  • D.法律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55

下列关于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
  • B.权利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 C.行为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资格
  • D.公民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56

中国古代首次设置律博士的政权是(  )。

  • A.北魏
  • B.曹魏
  • C.西晋
  • D.北齐
57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 A.出版《盛世危机》评论时政
  • B.在街头巷角公然议论政府领导政绩
  • C.因对环境问题不满举行游行示威
  • D.组织数人成立联合会,制订纲领参加选举.以期在人大选举中获胜
58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有权作出解释或决定的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中央政法委员会
59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首要特点是(  )。

  • A.内容的根本性
  • B.效力的最高性
  • C.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严格性
  • D.规范的纲领性
60

下列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死刑
  • B.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
  • C.出罪者举轻以明重
  • D.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不适用自首
61

“一国两制”作为国家结构的一种形式是(  )。

  • A.单一制
  • B.复合制
  • C.基本上是单一制,但具有复合制的某些特征
  • D.基本上是复合制,但具有单一制的某些特征
62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

  • A.有权改变或撤销
  •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 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63

下列法律概念中,属于客体概念的是(  )。

  • A.原告
  • B.人民法院
  • C.动产
  • D.不可抗力
64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

  • A.妇女代表
  • B.少数民族代表
  • C.民主党派代表
  • D.华侨和侨胞代表
65

根据宪法和组织法规的规定,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

  • A.××市×区人民代表大会
  • B.××省人民政府
  • C.××市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市委
66

下列有关《北齐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北齐律》首次规定了“十恶”制度
  • B.《北齐律》直接成为《唐律疏议》的蓝本
  • C.《北齐律》以“刑网简要、疏而不失”而著称于世
  • D.《北齐律》确立了死、流、徒、杖、鞭五刑制度
68

下列关于法的运行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
  • B.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种:法的执行与法的适用
  • C.通常所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的是狭义的执法
  • D.司法权专指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
69

某地级市市长因工作不力提出辞职,则该市长应向(  )提出辞职。

  • A.所在市人大常委
  • B.所在市的中共市委
  • C.所在省人民政府
  • D.所在省的中共省委
70

下列各项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均是具有选举权的公民,则根据我国选举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 A.王某在选举期间外出,打电话委托邻居张某代为投票
  • B.甲乙丙丁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的同意,写信委托戊代为投票
  • C.甲在选举期间外出,写了一份授权委托书给乙,委托其代为投票
  • D.经选举委员会同意,选举期间在外打工的赵某写信委托其上大学的儿子代为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