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押题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3

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 B.巩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 C.巩固就是死记硬背
  •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35

为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要运用的专门技术有().

  • A.倾听
  • B.鼓励
  • C.询问
  • D.反映
  • E.调查
36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A.无阶级性
  • B.为生产劳动服务
  •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 D.教育手段极其简单
  • E.在特定场所进行
37

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过程,包括().

  • A.确定评估目标
  • B.搜集有关的资料
  • C.描述并分析资料
  • D.形成价值判断
  • E.作出决定
38

评定量表的评定等级通常分为().

  • A.3级
  • B.4级
  • C.5级
  • D.6级
  • E.7级
39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 B.自发的道德情感
  • C.想象的道德情感
  • D.灌输的道德情感
  • E.伦理的道德情感
40

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可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E.同一律
41

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态度
  • B.性格
  • C.兴趣
  • D.求知欲
  • E.责任感
42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 A.环境
  • B.人际关系
  • C.智力
  • D.政治体制
  • E.个性
43

我国建国以后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 A.普及小学教育
  • B.学制改革试验
  • C.教学改革试验
  • D.课程改革试验
  • E.教育体制改革试验
44

谈话法可分为两种即().

  • A.复习谈话
  • B.总结谈话
  • C.引导谈话
  • D.启发谈话
  • E.评价谈话
45

按使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

  • A.单一课
  • B.讲授课
  • C.演示课
  • D.练习课
  • E.复习课
46

体态语言的作用有().

  • A.言语的表达作用
  • B.情绪的渲染作用
  • C.直观作用
  • D.强化作用
  • E.指示作用
47

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的规定.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教学目标
  • D.课程目标
  • E.政治制度
48

好的研究课题要满足的要求有().

  • A.有价值
  • B.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依据
  • C.具体明确
  • D.覆盖广泛
  • E.大众性
49

下列属于正式评价的是().

  • A.观察
  • B.谈话
  • C.测验
  • D.问卷
  • E.案卷分析
50

人际吸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A.认知协调
  • B.认知失衡
  • C.情感和谐
  • D.行为对抗
  • E.行为一致
51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

  • A.分工合作
  • B.密切配合
  • C.各自尽力
  • D.社会互动
  • E.团体历程
52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 A.强迫
  • B.依从
  • C.反抗
  • D.认同
  • E.内化
54

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 A.权威阶段
  • B.可逆性阶段
  • C.公正阶段
  • D.自我中心阶段
55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 B.聚合思维
  • C.直觉思维
  • D.发散思维
56

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
  • B.吹拉弹唱
  • C.运算
  • D.记忆
57

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

  • A.班会活动
  • B.进行操行评定
  • C.建立学生档案
  • D.制定规章制度
60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 A.必然结果
  • B.必要保证
  • C.必然要求
  • D.必然趋势
62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思维能力的培养
  • B.创新能力的培养
  • C.想象能力的培养
  • D.实践能力的培养
65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家庭
  • B.社会
  • C.学校
  • D.工作单位
67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68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 A.直观性
  • B.启发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69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70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 A.感知运算阶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