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押题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3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 B.内部动机
  •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D.外部动机
34

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35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 A.作用
  • B.社会意义
  • C.动力来源
  • D.个人的前途
36

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

  • A.过程
  • B.工具
  • C.目的
  • D.手段
3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过程
  • D.学习过程
39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 A.上课
  • B.读书和作业
  • C.社会活动和交往
  • D.谈话和讨论
40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 B.政治经济制度
  • C.文化
  • D.科学技术
43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 B.赞可夫
  • C.维果茨基
  • D.凯洛夫
45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整合性
  • D.功能性
47

()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 A.观察法
  • B.自述法
  • C.会谈
  • D.强化法
48

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过程().

  • A.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到“自律”
  • B.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再到自我为中心
  • C.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自律”再到“他律”
  • D.从“自律”发展到“他律”再到自我为中心
49

主张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康德
  • D.杜威
51

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对按照国家规定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

  • A.比一般学生更为严格管教、约束其行为
  • B.关心、爱护、尊重,不得歧视、厌弃
  • C.不必管教、约束,任其发展
  • D.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53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革.

  • A.教学内容
  • B.教学方法
  • C.课程
  • D.教育体制
54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 A.身心健康权
  • B.人身自由权
  • C.人格尊严权
  • D.人身权
56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 B.20世纪20~50年代
  • C.20世纪60~70年代
  • D.90世纪80年代以后
57

操作技能的特征表现为().

  • A.客观性、外显性和展开性
  • B.客观性、外显性和筒缩性
  • C.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
  • D.客观性、观念性和内潜性
58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A.学科知识素养
  • B.文化知识素养
  • C.教育专业素养
  • D.职业道德素养
59

夸美纽斯主张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 A.“泛德教育”
  • B.“泛体教育”
  • C. “泛美教育”
  • D.“泛智教育”
60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 A.环境
  • B.教育
  • C.社会
  • D.实践
62

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的()问题.

  • A.法律
  • B.权利
  • C.责任
  • D.义务
64

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A.教学计划
  • B.教学过程
  • C.教学评价
  • D.教学设计
65

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 A.内部动机
  • B.外部动机
  • C.交往动机
  • D.无意识动机
66

()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 A.3~4岁
  • B.5~6岁
  • C.7~8岁
  • D.8~10岁
67

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多维思维
  • B.思维的可逆性
  • C.具体逻辑推理
  • D.守恒观念形成
68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

  • A.有结构
  • B.无结构
  • C.一般
  • D.认知性
69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7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的培养.

  • A.创新能力
  • B.读写能力
  • C.听说能力
  • D.交往能力
72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