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15
- B.20
- C.30
- D.60
- A.14
- B.16
- C.18
- D.15
- A.劳动鉴定委员会
- B.所在单位
- C.医疗机构
- D.经办机构
- A.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
- B.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职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 C.统筹地区职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 D.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
- A.5
- B.7
- C.10
- D.15
- 17
-
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和领取工伤津贴的期限。工伤医疗期应当按照轻伤和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为1个月至()个月,严重工伤或者职业病需要延长医疗期的,最长不超过三十六个月。
- A.6
- B.12
- C.18
- D.24
- A.5
- B.7
- C.10
- D.15
- A.2;15
- B.7;15
- C.7;30
- D.10;15
- A.第四级
- B.第三级
- C.第二级
- D.第一级
- A.聘用协议
- B.劳动合同
- C.聘用合同
- D.返聘协议
- 22
-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 A.书面
- B.口头
- C.书面或口头
- D.邮递送达
- A.半个月
- B.一个月
- C.一个半月
- D.二个月
- A.劳动行政部门
- B.劳动监察机构
-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 A.三
- B.五
- C.八
- D.十
- A.一千元
- B.五千元以下
- C.五千元
- D.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 A.长期性
- B.固定性
- C.流动性
- D.临时性
- A.《劳动合同法》
- B.《民法通则》
- C.《合同法》
- D.《公务员法》
- A.劳动合同
- B.集体合同
- C.用工协议
- D.劳务派遣协议
- A.一
- B.二
- C.三
- D.五
- A.《公司法》三十
- B.《合伙企业法》三十
- C.《公司法》五十
- D.《合伙企业法》五十
- A.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 B.发生合并或者分立
- C.变更投资人
- D.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A.七日
- B.十五日
- C.一个月
- D.三个月
- A.即时终止
- B.续延半年后终止
- C.续延一年后终止
- D.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
- A.继续有效
- B.失去效力
- C.效力视情况而定
- D.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有效
- A.违约金
- B.赔偿金
- C.补偿金
- D.损失费
- A.一个月
- B.二个月
- C.半个月
- D.一个半月
- A.十五日
- B.一个月
- C.二个月
- D.三个月
- A.可以
- B.不应
- C.应当
- D.不得
- A.用工之日
- B.签订合同之日
-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 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 A.公道
- B.公认
- C.公开
- D.公平
- A.应计制
- B.权责发生制
- C.基金积累制
- D.收付实现制
- A.企业
- B.用人单位
- C.劳动者
- 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长期保管
- B.五年期保管
- C.十年期保管
- D.二十年期保管
- A.5日
- B.7日
- C.15日
- D.30日
- A.21%
- B.21.5%
- C.20%
- D.23%
- A.10年
- B.15年
- C.20年
- D.没有限制
- A.60%
- B.80%
- C.100%
- D.110%
- A.2004年
- B.2005年
- C.2006年
- D.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