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应可靠
- B.装设接地线应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应可靠
- C.装、拆接地线导体端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
- D.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触电
- A.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班成员同意
- B.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同意
- C.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
- D.在工作票上增填安全措施
- A.起重设备在带电导体下方或距带电体较近时
- B.两台及以上起重设备抬吊同一物件
- C.起吊重要设备、精密物件、不易吊装的大件或在复杂场所进行大件吊装
- D.爆炸品、危险品必须起吊时
- A.运行中的设备
- B.信号系统
- C.保护压板
- D.保护试验装置
- A.爬梯应牢固可靠,并设护笼
- B.高百米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有休息的平台
- C.爬梯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D.垂直爬梯宜设置人员上下作业的防坠安全自锁装置或速差自控器,并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规定
- A.第一、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限
- B.第一种工作票只能延期一次
- C.第二种工作票只能延期一次
- D.带电作业工作票可以延期一次
- A.在运行设备的二次回路上进行拆、接线工作
- B.在对检修设备执行隔离措施时,需拆断、短接和恢复同运行设备有联系的一次回路工作
- C.在对检修设备执行隔离措施时,需拆断、短接和恢复同运行设备有联系的二次回路工作
- D.在继电保护装置中改变装置原有定值的工作
- A.新技术
- B.新工艺
- C.新设备
- D.新方案
- A.0.40
- B.0.50
- C.0.60
- D.0.70
- A.用户单位
- B.施工单位
- C.供电单位
- D.安监部门
- A.计划停电的工作
- B.部分停电的工作
- C.不停电工作
- D.全部停电的工作
- A.潮
- B.阳光曝晒
- C.风
- D.冻
- A.违章指挥
- B.强令冒险作业
- C.加班工作
- D.带电工作
- A.应确认对侧换流站相应的直流线路接地刀闸(地刀)、极 母线出线隔离开关(刀闸)、金属回线隔离开关(刀闸)在拉开 状态
- B.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时,禁止对停运极进行空载加压试验
- C.背靠背高 压直流系统一侧进行空载加压试验前,应检查另一侧换流变压器处于冷备用状态
- D.背靠背高 压直流系统一侧进行空载加压试验前,应检查另一侧换流变压器处于热备用状态
- A.戴线手套
- B.站在绝缘垫上
- C.不得触及其他设备,以防短路或接地
- D.观测表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 A.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 B.测定可燃气体的含量是否合格
- C.测定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气含量是否合格
- D.在监护下做明火试验确无问题
- A.应拉合的设备[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接地 刀闸(装置)等],验电,装拆接地线,合上(安装)或断开(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空气开关、熔断器,切换保护 回路和自动化装置及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
- B.拉合设备[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接地刀闸 (装置)等]后检查设备的位置
- C.进行停、送电操作时,在拉合隔离开关(刀闸)或拉出、推入手车式开关前,检查断路器(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 D.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送电范围内接地刀闸(装置) 已拉开,接地线已拆除
- A.使用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
- B.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 C.使用时应按有关规定接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 器)和接地线
- D.使用中发生故障,应立即才艮废
- A.电网系统图
- B.电缆拓扑图
- C.电缆资料
- D.电缆走向图
- A.全体作业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 B.将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票全部终结
- C.拆除临时遮栏、接地线和标不牌,恢复常设遮栏
- D.应在工作负责人和运维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无误后,由运维 人员进行加压试验
- A.机械位置指示
- B.电气指示
- C.带电显示装置、仪表
- D.各种遥测、遥信
- A.认真检查试验接线
- B.使用规范的短路线
- C.确认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
- D.通知所有人员离开被试设备
- A.防火
- B.防毒
- C.防水
- D.通风
- A.挂标示牌
- B.装设围栏
- C.接地
- D.三相短路
- A.主控室
- B.电缆沟道(竖井)
- C.电缆夹层
- D.蓄电池室(铅酸)
- A.900
- B.950
- C.1000
- D.1050
- 48
-
高 压验电应()。
- A.戴线手套
- B.穿防电派服
- C.戴护目眼镜
- D.戴绝缘手套
- A.2.6、2.8、3.1
- B.2.7、2.8、2.9C 2.5、2.5、2.6
- C.2.9、3.0、3.5
- A.只能填写一个
- B.只能填写两个
- C.只能填写三个
- D.可填写多个
- A.非带电体
- B.带电体
- C.部分带电体
- D.绝缘体
- A.输电
- B.变电
- C.配电
- D.用电
- A.放电
- B.短路接地
- C.放电、短路
- D.放电、短路接地
- A.岗位技能培训
- B.安全知识教育
- C.领导批准
- D.电气知识培训
- A.安全措施
- B.组织措施
- C.技术措施
- D.反事故措施
- A.制造厂
- B.本单位
- C.国家
- D.行业
- A.12
- B.13
- C.14
- D.15
- A.消防监护人
- B.动火工作票签发人
- C.运维许可人
- D.工区
- A.带电作业工作票
- B.第一种工作票
- C.第二种工作票
- D.事故紧急抢修单
- A.每周
- B.每次使用后
- C.每次使用前
- D.每月
- A.1.0
- B.1.2
- C.1.5
- D.1.8
- A.名称
- B.编号
- C.走向
- D.型号
- A.外观检查
- B.预防性试验
- C.现场试验
- D.充气试验
- A.居民住宅或行人
- B.户外设备区或行人
- C.居民住宅或户外设备区
- D.户外设备区
- A.工作票签发人
- B.工作许可人
- C.调控人员
- D.工作监护人
- A.高、低压两侧
- B.低压侧
- C.高 压侧
- D.电源侧
- A.第二种
- B.带电作业
- C.第一种
- D.二次工作安全措施
- A.动火执行人
- B.工作票签发人
- C.工作负责人
- D.消防监护人
- A.戴线手套
- B.戴绝缘手套
- C.戴护目眼镜
- D.穿防电弧服
- A.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报警仪
- B.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测试仪
- C.能报警的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报警仪
- D.能显示含氧量的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报警仪
- A.带电作业工作票
- B.第一种工作票
- C.第二种工作票
- D.事故紧急抢修单
- A.15s
- B.30s
- C.1min
- D.2min
- A.两个非同样原理
- B.两个同样原理
- C.两个同样设备
- D.三个非同样原理
- A.木板
- B.钢板
- C.铝塑板
- D.树脂板
- A.领导批准
- B.师傅带领
- C.考试合格
- D.现场实习
- A.专用器具
- B.临时隔板
- C.接地隔板
- D.绝缘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