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4
-
智力的主要成分包括( )
- A.观察力
- B.记忆力
- C.思维力
- D.想象力
- A.政治教育
- B.思想教育
- C.道德教育
- D.心理健康教育
- E.体育教育
-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
- D.选用未经指定的教科书
- A.高度的自觉性
- B.明显的示范性
- C.强烈的时代性
- D.严格的强制性
- A.复杂性
- B.长期性
- C.示范性
- D.创造性
- E.延续性
- A.互访
- B.民主评议
- C.家长会
- D.家访
- 30
-
人的道德行为包括( )
- A.道德行为认知
- B.道德行为技能
- C.道德行为体验
- D.道德行为习惯
- A.八荣八耻
- B.以人为本
- C.邓小平理论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32
-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 )
- A.身体的发展
- B.认知能力的发展
- C.心理的发展
- D.劳动能力的发展
- 33
-
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
- A.分析
- B.综合
- C.比较
- D.分类
- A.教师
- B.家长
- C.自我
- D.同伴
- A.叙事研究
- B.行动研究
- C.实验研究
- D.个案研究
- A.教学模式
- B.教学组织形式
- C.教学原则
- D.教学过程
- A.先快后慢
- B.先慢后快
- C.前后一样快
- D.忽快忽慢
- A.《论语》
- B.《学记》
- C.《理想国》
- D.《大学》
- A.气质
- B.性格
- C.兴趣
- D.能力
- A.受教育权
- B.受尊重的权利
- C.安全的权利
- D.生存的权利
- A.分科
- B.综合
- C.地方
- D.理论
- A.准备律
- B.练习律
- C.动机律
- D.效果律
- A.变式
- B.反例
- C.正例
- D.比较
- A.3岁~6、7岁
- B.6、7岁~11、12岁
- C.11、12岁~l4、l5岁
- D.14、15岁~17、l8岁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利他行为
- D.责任集中
- A.合作精神
- B.友爱精神
- C.奉献精神
- D.自律精神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 A.创造性
- B.广延性
- C.长期性
- D.示范性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 C.省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 D.授权的高等教育师范院校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 C.比纳一推孟量表
- D.韦克斯勒量表
- A.幼儿园
- B.小学
- C.初级中学
- D.高级中学
- A.尊重个人价值
- B.实现共产主义
-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D.综合技术教育
- A.复式教学
- B.个别化教学
- C.分组教学
- D.班级授课制
- A.讨论法
- B.头脑风暴法
- C.启发法
- D.用途扩散法
- 55
-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 A.教书育人
- B.教学
- C.班级管理
- D.道德教育
- 56
-
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 A.焦虑症
- B.抑郁症
- C.强迫症
- D.恐惧症
- A.复述策略
- B.组织策略
- C.精加工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A.综合课程为主
- B.分科课程为主
-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 59
-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 A.发展
- B.全面协调可持续
- C.以人为本
- D.统筹兼顾
- 60
-
教好一节课的前提是( )
- A.备好课
- B.充分了解学生
- C.认真钻研教材
- D.设计好教学方法
- A.近因效应
- B.晕轮效应
- C.首因效应
- D.刻板印象
- A.团结协作
- B.依法执教
- C.热爱学生
- D.为人师表
- A.小于6周岁
- B.年满6周岁
- C.大于6周岁
- D.年满6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可推迟到7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