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新课程改革及教育政策法规》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对城镇中小学给予重点投入,该做法(  )。

  •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 C.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12

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是(  )。

  • A.法律规范
  • B.法律事实
  • C.法律权利
  • D.法律义务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

  •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14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  )。

  •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6

《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实行(  )。

  • A.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 B.校长负责制
  • C.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制
  • 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7

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是(  )。

  • A.国务院
  • B.教育部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 C.专业化的教师观
  •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20

在教育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

对学校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的是(  )。

  • A.教师法
  • B.未成年人保护法
  • C.教育法
  • D.义务教育法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
  • B.中小学学生管理
  •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24

我国《教师法》规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进行的考核内容包括(  )。

  • A.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政治倾向
  • B.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
  • C.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工作态度
  •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26

根据《教育法》对受教育者义务的规定,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

  • A.遵守法律、法规
  •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
  • C.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 D.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29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起开始施行。

  • A.1995年9月10日
  • B.1994年1月1日
  • C.1986年2月16日
  • D.1999年3月
32

义务教育实行(  )领导,(  )统筹规划实施,(  )为主管理的体制。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33

下列情形中,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 C.与同事相处不够融洽的
  •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34

2010年2月28 日,国务院公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  )。

  • A.《中小学德育纲要》
  •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6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  )。

  • A.合作模式
  • B.平等模式
  • C.管理模式
  • D.授受模式
37

当前我国为教师实行的特定执业许可是(  )。

  • A.教师考核制度
  • B.教师聘任制度
  • C.教师资格制度
  • D.教师职务制度
39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 B.以分科课程为主
  •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41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  )批准。

  • A.学校
  •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
  • 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8

(  )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

  • A.《宪法》
  • B.《教育法》
  • C.《教师法》
  • D.《义务教育法》
50

(  )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 A.教师
  • B.校长
  • C.教育行政官员
  • D.教导主任
51

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文件是(  )。

  • A.《学位条例》
  • B.《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 C.《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 D.《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52

以下属于教师一般权利的是(  )。

  • A.文化教育权、学术自由权、受聘权
  • B.受聘权、获取报酬权、政治权
  • C.名誉权、培训进修权、教育教学权
  • D.政治权、文化教育权、公民人身自由权
53

规定“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是(  )。

  • A.《教师资格条例》
  • B.《小学管理规程》
  • C.《中小学德育规程》
  • D.《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55

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6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 A.课程是知识
  • B.课程是经验
  • C.课程是活动
  • D.课程是项目
58

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正确的看法是(  )。

  • A.学校负有维护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义务,应该在这次事故中承担一定责任
  • B.陈某不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使负有过错,也不需要承担责任
  • C.是武某自己不小心造成了摔伤,不能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 D.该事故与学校的管理没有关系,学校不需要负责,更不需要进行相应赔偿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 A.权利
  • B.义务
  • C.权利和义务
  • D.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