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2
-
绝密级信息必须加密存储。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在保密工作部门批准定点单位维修
- B.由经保密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从事维修工作
- C.将涉密计算机硬盘取下后再行维修
- D.在涉密单位派人监管的情况下维修
- E.严禁直接将涉密存储载体连接在互联网上实施下载应用软件
- A.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 B.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 C.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 D.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 A.对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
- B.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 C.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
- D.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 A.国家秘密
- B.工作密
- C.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
- D.个人隐私
- A.涉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事项的宣传报道,应当经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保密审查
- B.需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应当履行报批手续
- C.不得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 D.涉及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事项的参观、采访,应当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提出保管保密要求
- A.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安装摄像头
- B.可以安装IP服务器端,面向系统用户提供涉密文档资料下载和上传
- C.在计算机上安装个人的硬盘,作为备份之用
- D.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使用个人U盘
- A.使用正版软件
- B.定期备份数据
- C.设置登录口令
- D.安装防病毒软件
- A.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 B.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 C.涉密部门或项目负责人
- D.分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涉密业务工作的负责人
- A.将所保管的秘密载体全部清退
- B.将所保管的涉密载体全部销毁
- C.办理移交手续
- D.作为自己的劳动成果个人留存一份
- A.不得擅自改变
- B.可以根据情况改变
- C.可以改变
- A.撰写新闻稿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 B.会议有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的,应按照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报道
- C.经会议、活动组织者审批后,可公开报道和播放稿件、录像、图片等
- D.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无须审查公开报道内容
- A.行政级别最高密级防护和最小授权管理
- B.岗位职责适当密级防护和适当授权管理
- C.行政级别最高密级防护和适当授权管理
- D.岗位职责最高密级防护和最小授权管理
- A.移交部门
- B.档案馆
- 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D.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 A.分管领导
- B.主管领导
- C.网络安全保密人员
- A.1年至2年
- B.2年至3年
- C.按照工龄折算
- D.3年至5年
- A.秘密
- B.敏感信息
- C.国家秘密
- D.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等
- A.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
- B.国家秘密载体发放、清退、保管和销毁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履行相关手续
- C.会议使用的音像等技术设备应当符合保密要求
- D.未经审批的便携式计算机可以带入会场
- A.公安部门
- B.工商部门
-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A.3天
- B.7天
- C.15天
- D.30天
- A.标明密级
- B.进行管理
- C.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 A.清点、登记处级以上办公
- B.清点、登记、审批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 C.清点、登记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 D.清点、登记、审批处级以上办公
- A.接触范围内
- B.机关单位内
- C.行政区域内
- A.普通
- B.一般
- C.密级
- A.谁选配谁负责
- B.先审后训
- C.先选后训
- A.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 B.单位负责人
- C.单位分管科研生产任务的负责人
- D.单位行政负责人
- A.国家秘密
- B.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 C.国家秘密的密级
- D.国家秘密及其密级
- A.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
- B.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 C.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管理
- D.自主管理,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 A.科技处
- B.保密室
- C.档案室
- D.声像室
- A.3天
- B.7天
- C.30天
- D.60天